石城门
俗称旱西门。明南京城门名。本杨吴金陵城正西门,故名大西门。明代改名石城门。即今江苏南京城汉西门。
俗称旱西门。明南京城门名。本杨吴金陵城正西门,故名大西门。明代改名石城门。即今江苏南京城汉西门。
即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镇。明置丰顺巡司于此。清设州同。光绪 《嘉应州志》 卷1: 松口堡“距城一百里。有州同、巡检驻扎衙署。有松口墟市”。
在今陕西华县西南二十三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郑县:“西南二十三里有利俗渠,引乔谷水……支分溉田,皆开元四年诏陕州刺史姜师度疏故渠,又立堤以捍水害。”
即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。明为广宁前屯卫。清为前屯卫城。为县西南第一重镇。清杨宾 《柳边纪略》 卷2: “高梁站十八里至前卫。”
在今广东南雄县东北油山镇(坪田坳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2南雄府保昌县:平田凹隘“在府北。……向设兵哨守”。
《三辅黄图》卷2引《三辅旧事》云:“长安城中有八街九陌。”后遂泛指都城中的大路。唐骆宾王《帝京篇》:“三条九陌丽城隈,万户千门平旦开。”亦指田间的道路。汉长安城中有八街、九陌。见《三辅黄图》卷二引《三
在今江苏铜山县北。《清一统志 ·徐州府一》: 茶城河 “一作垞城。为运道所经。明嘉靖末,黄河北徙,城为漕、黄交会之冲道”。
明洪武十年 (1377) 置,属顺昌县。即今福建顺昌县西北富文。清康熙三十八年 (1699)废。
在今江苏宜兴市东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0常州府: 唐贡山 “在宜兴县东南三十五里。山产茶。唐时入贡,故名”。
北宋置,属南昌县。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。南宋时改名润陂镇。
①即今江苏无锡县东五十二里甘露镇。《新唐书·昭宗纪》:大顺二年(891),“甘露镇使陈可言陷常州”。即此。元于此置巡司。明废。②在今江苏镇江市北部北固山西侧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景福元年(892),“刘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