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井墟
即今广东广州市西北石井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南海县北有石井墟。
即今广东广州市西北石井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:南海县北有石井墟。
西藏古地名。在今穷结县白日。唐时吐蕃赞普(王)设夏日行宫于跋布川 (白日),于牙帐附近置勃令驿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至卒歌驿,乃渡臧河,经佛堂,百八十里至勃令驿鸿胪馆。至赞普牙帐。”
即今江西泰和县西北螺溪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7:泰和县西北有三都圩。
亦名牟珠洞。在今贵州贵定县西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贵阳府》: 凭虚洞 “旧名母猪洞,明丘禾实易以今名。洞中周如华盖,石乳滴成岩窦,奇胜难名”。
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左翼左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桑特马尔嘎次。
明景泰三年 (1452) 析南海、新会二县置,属广州府。治所在大良堡 (今广东顺德市)。据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东卷: 顺德县 “曰顺德者,以去逆得名,取顺化归德之义也”。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。19
公元1222—1292年印度尼西亚爪哇的王国。都城新柯沙里在今玛琅北部。在葛达那加拉统治时期,势力超过苏门答腊室利佛逝国,领土达到加里曼丹西北、马来半岛等地。1293年为麻喏巴歇国所取代。
又名金鳌岭、浮玉山。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长江中,清道光时始与南岸连接。《元和志》卷25润州丹徒县:“氏父山,在县西北十里。晋破苻坚,获氐贼,置此山下,因以为名。今土俗亦谓之金山。”唐时以裴头陀于江际获金
即今江西永新县西南绥原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6吉安府: 绥原山 “在永新县南四十里,势连鹅岭,其址六十里许。上有阿育王塔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 绥原山 “其顶石峰如塔,上耸绝崖,下頫重渊。其麓为洛
①即今福建漳浦县治。唐开元四年(716)漳浦县自今云霄县徙治于此。②即福建漳浦县南之南溪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浦县:南溪“在县城南,即李澳川也……《志》云,李澳川傍旧有李姓者居此,因名”。唐置,即今福
南朝梁置,为崖州治。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三十里南滩。《寰宇记》卷169宜伦县:义伦县“因义伦水为县名”。大业初为珠崖郡治。六年(610)改为儋耳郡治。隋末徙治今儋州市西北中和镇。唐武德五年(6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