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矣邦池

矣邦池

又称龙甸海、干海。在今云南泸西县境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7广西府:矣邦池“在府治南。周三十余里,半跨弥勒州界。水源有二,一出阿卢山麓窍,一出弥勒州吉双乡,南流入盘江。中有小山,建广福寺”。《清一统志·广西州》:矣邦池“在州城东南五十三里。一名龙甸海, 亦谓之干海。周三十余里。水原有二:一出泸源洞,一出江头村龙潭,或云出弥勒县吉双乡者误。南流入盘江。中有小山。明李韶言府南有干海,后有平壤,可开屯田, 即此”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广西直隶州:矣邦池“一名龙甸海,中有岛,周三十余里,又东南汇为支酺,又南,伏流入盘江”。近代已垦为农田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梓墟

    即今广西贵港市南九十里武思江东岸木梓镇。清嘉庆十六年(1811)移浔州府通判驻此。

  • 升乡寨

    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北古城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二》:升乡寨巡司“在永宁县(治今新城乡)西十五里。本名胜业寨。明初置巡司于砻头隘。洪武五年, 以地僻,移驻于此。本朝改名升乡”。

  • 金线泉

    ①在今山东济南市趵突泉东数十米。元好问 《济南行记》: “金线泉,有纹若金线,夷犹池面。”又 《方舆纪要》 卷31历城县载: “金线泉在城西。石甃方池,泉乱发其下,东注城濠,澄澈见底,波心南北有金线一

  • 鼎柱山

    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九十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邑梅洞长官司: 鼎柱山 “在司西北五里。三山齐耸,屹如鼎峙”。

  • 阿什哈达摩岩刻石

    在今吉林省吉林市东南阿什哈达屯松花江北岸山崖上。系明代遗迹。有两处,均记辽东都指挥使刘清于永乐、洪熙、宣德年间在此造船及建龙王庙事。《明宣宗实录》卷90:宣德七年(1432)五月“比遣中官亦失哈等往奴

  • 茱萸山

   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吕县有茱萸山。《寰宇记》 卷15徐州彭城县: “茱萸山在县东北八十五里,俗谓之采药山……出茱萸、麦门冬。《本草》: 山茱萸出东海承县。此山昔隶承县。”古山名。在今

  • 砻丛山

    即嵸山。 简称丛山。 在今安徽绩溪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4绩溪县: 砻丛山 “在县北二十九里。其山四合交凑,中有大路,向宣州宁国县,路又二郡分界焉”。

  • 大渥淀

    又名大溵淀。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北。《水经·易水注》:渥水“上承二陂于容城县东南,谓之大渥淀、小渥淀。其水南流注易水, 谓之渥洞口”。

  • 清苑河

    亦名沈水。即古卢水。源于河北满城县东一亩泉,东南流绕保定市城,东入大清河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保定府: 清苑河 “在府西二里,源自鸡距泉,至此分流绕城南北,至东合流入黄狗窳”。

  • 巴纳木宗

    即白朗宗。在今西藏白朗县东北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18:“西番(藏)语:巴,乳牛也。纳木,有也。牛多孳乳于此,故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