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岭
指小相公岭。在今四川越西县与冕宁县之间。其支脉亦名相岭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 万历中,“建昌逆酋曰安守、曰五咱、曰王大咱,与越巂、邛部、黑骨夷并起为乱。……黑骨与大咱已据相岭,焚三峡桥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越巂卫: 小相公岭关在“卫南五十里。志云: 相岭关在小相岭绝顶”。嘉庆《四川通志》 卷91引 《蛮司合志》: 明万历间 “阿弓强梁公行相岭间,乃设伏大孤山待阿弓,阿弓至,大战擒斩之”。
古山名。在今四川省越西县南小哨一带。明万历中建昌酋据相岭,即此。
指小相公岭。在今四川越西县与冕宁县之间。其支脉亦名相岭。《明史·李应祥传》: 万历中,“建昌逆酋曰安守、曰五咱、曰王大咱,与越巂、邛部、黑骨夷并起为乱。……黑骨与大咱已据相岭,焚三峡桥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4越巂卫: 小相公岭关在“卫南五十里。志云: 相岭关在小相岭绝顶”。嘉庆《四川通志》 卷91引 《蛮司合志》: 明万历间 “阿弓强梁公行相岭间,乃设伏大孤山待阿弓,阿弓至,大战擒斩之”。
古山名。在今四川省越西县南小哨一带。明万历中建昌酋据相岭,即此。
在今河北丰润县北。《水经·鲍丘水注》:巨梁水“出土垠县北陈宫山,西南流径观鸡山,谓之观鸡水。……其水又西南流,右合区落水。水出县北山,东南流入巨梁水”。
在今四川重庆市西通远门附近。明曹学佺《蜀中名胜记》卷17重庆府巴县:“《志》云:五福宫乃城中最高处,俯窥阛阓,坐带江流矣。”
南诏置,属会川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。
唐开元中置,属镇静军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白沙河上游木瓜坪。
①春秋纪地,后属齐。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六十里峿山之北。《春秋》: 庄公元年 (前693),“齐师迁纪郱、鄑、郚”。西汉置梧城县。②春秋时鲁邑。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。《春秋》:文公七年 (前620),“遂
在今四川奉节县旧城内。《清一统志·夔州府二》: 瑞白堂 “在府治。宋杨梅有记。王十朋诗: 昔日在夔州,兹堂见三白。为瑞不嫌多,年丰最宜麦”。
在今江西泰和县南。《南齐书·高逸传》:始兴人卢度“隐居西昌三顾山,鸟兽随之”。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一》:三顾山“在泰和县南五十里,正当县治。三峰秀特如相顾状。下有洗马池,相传为郭子仪遗迹。……又宋徽宗时
黄河津渡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黄河上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白土城“在大河之北,而为缘河济渡之处”。《晋书·吕光载记》:吕光亲讨羌彭奚念,“奚念大惧,于白土津累石为堤,以水自固,遣精兵一万距守河津”
北宋置,属邕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全茗镇。元属太平路。明属太平府。1916年废入龙茗县。北宋置羁縻州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北全茗镇。后废。
十六国前凉张骏置,治所在今甘肃高台县西骆驼城。一说在今高台县西南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卷81后凉录: 后凉大安元年 (386),张大豫 “求救于岭西诸郡, 建康太守李, ……起兵应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