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洛水支流。源出河南栾川县伏牛山北麓,东北流至偃师县南入洛水。《山海经·中山经·中次二经》:“蔓渠之山,其上多金玉,其下多竹箭。伊水出焉,而东流注于洛。”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弘农郡卢氏县:“熊耳山在东,
唐开元十七年(729)置羁縻州,属黎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泸定或石棉、汉源、甘洛等县境。北宋以后废。
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莱芜县: “矿山在县西北五里。尝出铁矿。”
即今四川开县西北高桥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东乡县 “深溪关” 条内: “高桥关在县东四百里。” 民国 《宣汉县志》 卷10: 高桥关 “在县东南二百里,接夔州开县界,岭路峻绝,为邑要地。按 《太平寰宇
即神山镇。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南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 北庭大都护府: “南有神山镇。”
又名闸港口。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南三十里闸港。清光绪 《南汇县志》 卷1: 闸港镇 “俗呼邹家嘴,候潮船多泊此”。
一名奇尔归图河。即今新疆和静县东北及和硕县境之清水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西州: 自州西南 “经新城馆,渡淡河,至焉耆镇城”。
在今江苏赣榆县西北。东魏置怀仁县以此名。《寰宇记》卷22海州怀仁县:“怀仁山在县北四十里。其山无草木生。”
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:恬风渡 “在州 (今海州镇) 南。旧名黑风口。有碑云: ‘舟中人众休争渡,海上风高且暂停’”。
在今山西岢岚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太原府一》:苏孤戍城“在岢岚州东三十里。相传北齐所筑。其东北隅没于水,仅存三面。今名三角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