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盐铁塘

盐铁塘

①又名内河。在今江苏太仓市境内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太仓州: 盐铁塘 “在州城北。旧经城中,南越娄江,流十二里入嘉定县界,又南注吴淞江,北流四十里入常熟县界,又北注白茅塘。昔时每浚此以通娄江淀淤。南北群川,多汇于此”。《清一统志·太仓州一》: 盐铁塘,“ 《州志》 云: 经州城中,一名内河。在城南者曰南盐铁,又南十二里入嘉定界,注吴淞江; 在城北者曰北盐铁,又北四十里入苏州府常熟县界白茆塘,至常州府江阴县注扬子江”。

②在今江苏常熟市东北。《三吴水利录》 卷3(元) 周文英书: “盐铁塘一带南北相贯,跨涉昆山、嘉定、常熟三州,从东北通连杜漕、横塘、白茅浦塘、茜泾入海,西接芝塘、直塘、昆城湖、华荡、练塘所潴常州界运河诸处之水及娄门官渎,杨城湖所接太湖之水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24常熟县: 盐铁塘 “在县东北五十里。《旧志》 云: 在白茆之南,亦名内河,西接江阴,东越昆山。唐太和中疏此,缭绕数百里”。


又称内河。古代运盐、铁得名。在江苏省东南部张家港、太仓、常熟等市和上海市嘉定区境内。张家港市境段形成于汉以前。唐太和中浚深常熟市境段。明、清多次拓浚,逐渐形成。西起张家港市杨舍镇,东南流经西旸入常熟市福山镇,经窑镇、太仓市直塘镇和新丰镇至上海市嘉定区,于黄渡入吴淞江。全长112千米,河宽约30米。为两岸各地区主要引排调节河道及重要航道。沿岸风光秀丽,水产丰富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会军山

    亦作会军堂山。在今四川中江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4潼川府:会军山,“《寰宇记》:在铜山县东北。《旧经》云:汉昭烈入蜀,遣诸葛亮、张飞略地至此,里人以牛酒犒师,因名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1中江县:会军山

  • 公刘墓

    在今陕西彬县东八十里上陵村东,居泾河北岸山谷间。冢高约50米,长约1500米。《史记·周本纪》载:公刘是后稷的曾孙,周文王的十代祖先。“公刘虽在戎狄之间,复修后稷之业,务耕种,行地宜, 自漆、沮度渭,

  • 牛首池

    一作牟首池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汉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濯鹢牛首。”张揖注:“牛首,池名,在上林苑西头。”又作牟首池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。西汉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:“西驰宣曲,濯鹢牛首。”即指此。

  • 绕霤

    在今陕西丹凤县西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 “命明威侯王级曰: ‘绕霤之固,南当荆楚’。” 颜师古注: “谓之绕霤者,言四面塞厄,其道屈曲,溪谷之水,回绕而霤也。其处即今商州界七盘十二绕是也。”

  • 石城后千户所

    明正统五年(1440)置,属雷州卫。治所在今广东廉江市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石城县:守镇石城后千户所“在县治西”。

  • 冲沁寨

    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冲沁。《清一统志·兴化府》:冲沁寨“在莆田县东四十里。三面阻海,与崎头、三江、澳港相接”。明置巡司于此。清顺治年间裁。在今福建省莆田市东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林屋洞

    俗呼龙洞。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洞庭西山东,林屋山下。系石灰岩质的天然溶洞。又称林屋洞天。相传大禹治水时曾驻此。唐代洞旁建神景宫,宋改名灵佑观,为道教第九洞天。《吴地记》: “今湖中包山有石穴,其深莫

  • 坛木树坪

    亦作坛木坪。即今四川巫溪县北坛木乡(坛木坪)。清光绪《大宁县志》卷1:坛木坪“(北)一百里”。

  • 太和门

    在今北京故宫午门内。明永乐十八年(1420)建。初名奉天门,嘉靖年间改名皇极门。清顺治四年(1647)重建,随殿易名太和门。光绪十四年(1888)焚于火,后重建。

  • 千万垒

    即十里垒。在今河北赵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17作“千万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