益昌侯国
西汉置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永清县东南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巨马河注》: “巨马水东径益昌县故城南,汉封广阳顷王子婴为侯国,王莽之有秩也。《地理风俗记》 曰: 方城县 (治所在今固安县西南方城) 东八十里有益昌城,故县也。”
西汉永光三年(前41年)元帝封广阳顷王子刘婴置,治今河北省永清县东南。属涿郡。东汉省。
西汉置,属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永清县东南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巨马河注》: “巨马水东径益昌县故城南,汉封广阳顷王子婴为侯国,王莽之有秩也。《地理风俗记》 曰: 方城县 (治所在今固安县西南方城) 东八十里有益昌城,故县也。”
西汉永光三年(前41年)元帝封广阳顷王子刘婴置,治今河北省永清县东南。属涿郡。东汉省。
在今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东南。清光绪 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 岫岩州: 东南有哨子河。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番州。治所在今广东曲江县西南。寻属东衡州。贞观八年(634)废入曲江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西南。属番州,后改属韶州。贞观八年(634年)
金兴定二年 (1218) 改绛州置,治所在正平县 (今山西新绛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新绛、曲沃、稷山、翼城、绛县、垣曲、襄汾等县地。元复改绛州。金兴定二年(1218年)改绛州置,治正平县(今山西新绛县)
南宋绍兴二十二年 (1152) 升东莞县香山镇置,属广州。治所即今广东中山市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东卷: “以城南六十里有香炉山为名。” 元属广州路。明属广州府。民国初属广东粤海道。1925年改
西周畿内姬姓封国。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大散关一带。遗物有 《散氏盘》、《散伯卣》 等。古国名。西周畿内封国。姬姓。在今陕西省宝鸡市西南大散关一带。遗物有《散氏盘》等。
亦作荷节县。东汉改符县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合江县。建安十八年 (213) 属江阳郡。西晋复为符县。《晋书·杜弢传》: 杜弢 “祖植,有名蜀土,武帝时为符节令”。古县名。东汉时改符县置,治今四川省
在今河南通许县东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通许县: 鸑鷟冈 “相传有凤集此,故名”。
唐贞观十年(636)以处党项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境。后废。唐武德中置,治今四川省若尔盖县西境。属陇右道。后地入吐蕃,州废。
①东魏武定七年 (549) 改青、冀二州置,治所在龙沮县 (今江苏灌云县西南龙且)。北齐移治朐县 (北周改朐山县,在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)。隋大业初改为东海郡,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改海州,天宝元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新化县置,属钦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。《元和志》卷38内亭县:“因内亭水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宁越郡。唐属钦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废入灵山县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八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