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瑞州

瑞州

①唐贞观十年 (636) 于营州界置,为羁縻州,隶营州都督。处突厥乌突汗达干部落。神龙初隶幽州都督。治所来远县移治于良乡县之故广阳城 (今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东北广阳城村)。后废。

②南宋宝庆元年 (1225) 避理宗讳,改筠州为瑞州,治所在高安县 (今江西高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西高安、宜丰、上高等市县地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 升为瑞州路。

③金泰和六年 (1206) 改宗州置,治所在瑞安县(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)。辖境相当今辽宁绥中县及河北秦皇岛市地。元属大宁路,明洪武七年(1374) 废。


(1)金天德三年(1151年)改来州为宗州,泰和六年(1206年)以避睿宗宗尧讳改为瑞州。治瑞安县(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)。辖境约当今辽宁省绥中县和兴城市西南部及河北省秦皇岛市。属北京路。元废瑞安县入州,属大宁路。明洪武七年(1374年)废。(2)南宋宝庆元年(1225年)避理宗赵昀讳,改筠州置。治高安县(今江西高安市)。辖境约当今江西省高安、上高、宜丰三市县地。属江南西路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升为路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乘丘县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郓州。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境。大业初并入巨野县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仍属郓州。贞观元年 (627)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兖州市西北。属泰山郡。《汉书·地

  • 甘肃省

    在我国西北部。清顺治初置,治所在兰州府皋兰县(今甘肃兰州市)。旧以甘州(张掖)、肃州(酒泉)两地首字得名。辖境东界陕西,南界四川,西界青海,西北与伊犁将军辖地接,北与内蒙古诸盟旗接。据《清史稿·地理志

  • 塔鲁站

    元置,在今吉林大安市西北洮儿河南。明改为洮儿河站。

  • 益川郡

    即利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4利州: “前蜀仍为昭武军,后唐平蜀,改郡曰益川,后蜀因之,皇朝平蜀改昭武军为宁武军。”

  • 虎头洲

    在今江西临川市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临川县: 虎头洲在 “府北三十里,东接龙步湾,西望宜黄水”。

  • 湖㳇镇

    即湖洑镇。 今江苏宜兴市南五十里湖㳇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在江苏省宜兴市南部,南邻浙江省。面积93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湖㳇,人口6000。《宜兴荆溪县新志》

  • 族亭湖

    在今江西余干县西。《寰宇记》 卷107饶州余干县: 族亭湖 “在县西,水路八十里。湖中流分当县及南昌县二界。按,《鄱阳记》 云,后汉张遐封族亭侯,因此为名”。

  • 梨树县

    1914年改奉化县置,属奉天省洮昌道。治所即今吉林梨树县。民国 《梨树县志》 卷1: “《旧志》 言,以古有梨树而得名,此臆说也。父老或言,此地原属高句丽,以苏姓得名。故地有赫尔苏、昭苏河、苏龙起等号

  • 学射山

    一名斛石山、威凤山。即今四川成都市北十八里凤凰山,北宋范镇 《仲元龙图兄邀游学射》 诗注: “学射山者,以刘主禅于此学射,故名。” 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光启三年 (887),王建攻陈敬瑄,“败汉州刺史张

  • 汕尾镇

    即今广东汕尾市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汕尾镇“雍正七年设巡检司。寻废。乾隆二十一年设县丞一员驻此”。古镇名。即今广东省汕尾市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于此设巡检司,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又设海丰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