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西周时国,春秋为晋邑。在今山西临猗县南。《左传》: 文公十二年 (前615),“秦师夜遁。复侵晋,入瑕”。成公六年 (前585),“晋人谋去故绛,诸大夫皆曰: 必居郇、瑕氏之地,沃饶而近盐,国利君乐,不可失也”。宋元人注: “郇、瑕古国名。” 《续汉书 · 郡国志》: 河东郡解县 “有瑕城”。南朝梁刘昭注: “ 《左传》 文公十二年秦侵晋及瑕。杜预曰:猗氏县东北有瑕城。”

②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。《左传》:僖公三十年 (前630),晋侯、秦伯围郑,郑大夫烛之武见秦伯曰,“许君焦、瑕,朝济而夕设版焉”。杜注: “焦、瑕,晋河外五城之二邑。” 又,文公十三年 (前614),“晋侯使詹嘉处瑕,以守桃林之塞”。

③春秋楚地,在今安徽蒙城县东北。《左传》: 成公十六年 (前575),晋楚之战,“楚师还,及瑕”。宋元人注: “ 《水经注》: 肥水又径山桑县故城南,又东积而为陂,谓之瑕陂。又东南径瑕城南。……瑕即此城也。”

④在今湖北随州市境。《左传》: 桓公六年 (前706), “楚武王侵随, 使章求成焉, 军于瑕以待之”。杜注: “瑕,随地。”


古邑名。(1)春秋随邑。在今湖北省随州市境。《左传》桓公六年(前706年):“楚武王侵随,军于瑕。”即此。(2)春秋晋邑。在今河南省灵宝市旧阌乡西。《左传》文公十三年(前614年):“晋侯使詹嘉处瑕,以守桃林之塞。”即此。(3)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。《左传》成公六年(前585年):晋诸大夫以为“必居郇、瑕氏之地,沃饶而近盐”,即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凿山洞

    在今安徽宿松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宿松县: 凿山洞 “在县东十五里。洞可容千人,为古仙栖隐处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安庆府一》: 凿山 “周三十里,中有仙洞,洞口石磴陡隘,入后豁敞可容千余人。底有大河,窍

  • 舒勒河屯

    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东北舒乐村对岸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屯镇: “正东距 (三姓) 城四十八里舒勒河屯。” 即此。

  • 索河集

    即今湖北武汉市蔡甸区西南索河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汉阳县 (今武汉市汉阳区) 西南有索河。

  • 可州

    ①唐贞观八年(634)改西义州置,为羁縻州,属松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东境。后废。②唐永徽二年(651)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北宋曾公亮《武经总要前集》

  • 牡丹江省

    1937年伪满置,省会在牡丹江市(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、宁安、东宁、穆棱等市县地。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。

  • 乌蛮山

    ①亦作乌鸾山。在今广西柳城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2柳州:乌蛮山“在柳城县(今凤山镇)南五里。临大江,下有潭水湛而深”。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乌蛮山“在柳城县南二里。高耸临江,全身皆石,青白相间,形如

  • 银川

    即今甘肃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东南银川河。源出小积石山东麓,东北流入黄河。《宋史·吐蕃传》: “ (董毡) 子木征居河州,母弟瞎吴叱居银川。” 即此。集镇名。在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

  • 乌嘴市

    在今湖南南县东南二十里乌嘴乡。清光绪二十一年(1895)南洲直隶厅驻此。

  • 汪家埠

    即今江西余干县西南江埠乡。清同治《余干县志》卷3有汪家埠市。

  • 应天巡抚

    明宣德五年(1430)置,驻苏州府(治所在今江苏苏州市)。万历中移驻句容(今句容县),后复还苏州府。辖南直隶江南诸府及江北安庆一府,相当今江苏的江南、安徽的长江流域地区。清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