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亭镇
在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。《宋史·夏国传上》:雍熙四年(987),“知夏州安守忠以三万众战于王亭镇,败绩,继迁追至城门而返”。
在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。《宋史·夏国传上》:雍熙四年(987),“知夏州安守忠以三万众战于王亭镇,败绩,继迁追至城门而返”。
清长芦盐运司十大盐场之一。在今河北黄骅市西北同居村。清于此设盐场大使驻守。民国年间废。
即今浙江德清县老县城东南乾元山。《南齐书·沈驎士传》:驎士“隐居余不吴差山”。即此。
唐置,属羁縻驯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境。后废。
①蒙古中统三年 (1262) 改抚州置,治所在柔远县 (寻改名高原县,今河北张北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张北、怀安县、山西天镇县、内蒙古集宁市、太仆寺旗之间。元皇庆元年 (1312) 改为兴和路。②元至元
自今山西大同市西南至口泉。长20.6公里。为京绥(今京包)铁路支线。1918年动工修筑,次年建成。为运煤专用。
即今河北平乡县西南,南和、任县东之留垒河。《寰宇记》 卷59平乡县: “落漠水在县西南十八里,古薄洛津也。语讹,故为落漠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》: 落漠水 “一名刘累河。俗亦称牛尾河。自鸡泽县流入县
在今浙江嵊县北二十八里。宋 《嘉泰会稽志》 卷9嵊县: 嶀山 “两岸峻壁,乘高临水,深林茂竹,表里辉映”。
北宋置,属营山县。在今四川营山县西三十里封窦场。
隋、唐东京洛阳皇城南洛水上,在今河南洛阳市旧城西南。洛水经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,上各有桥: 南为星津桥,中为天津桥,北即黄道桥。在今河南省洛阳市旧城西南、隋唐皇城南洛水上。洛水经皇城端门外分为三道,上各
在今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县西北。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5陵水县: 络营 “在县西北。 向设官兵, 防桃油、 信脉、 山涧、 打、 胡缠、 凡遐等村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