滥泉
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(青) 山之东有滥泉,即青溪之源也。口径数丈,其深不测,其泉甚灵洁,至于炎阳有亢,阴雨无时,以秽物投之,辄能暴雨。”
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(青) 山之东有滥泉,即青溪之源也。口径数丈,其深不测,其泉甚灵洁,至于炎阳有亢,阴雨无时,以秽物投之,辄能暴雨。”
简称明正土司。清康熙五年 (1666) 改长河西鱼通宁远宣慰司置,属雅州府。治所在打箭炉 (今四川康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康定、丹巴、雅江、九龙及道孚等县地。宣统三年(1911) 改流。
即今江西铅山县西南陈坊河。《清一统志·广信府》: 黄檗水 “在铅山县西南。源自云际岭东北流,循鸢山会葛水为双溪,又东北达桐木水”。
即今湖北仙桃市南四十六里杨峰乡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沔阳州(治所在今市西南沔城镇)东南有杨树峰。
即今江苏仪征市东北新城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真州: 新城村 “在县东北十五里。南通何家港,北达扬子桥,往来之通道也。俗谓之都天庙”。
又作于都斤山、都斤山、郁督军山、乞督军山、尉都楗山、乌德鞬山、乌德健山、乌德犍山。即今蒙古国中部之杭爱山。
北宋置,属辰州。在今湖南沅陵县东北。熙宁七年(1074)废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1沅陵县“会溪镇砦”条下:“《志》云,府东百八十里有浦寨,即宋初所置水浦寨也。”
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隅真武山上。清嘉庆 《宜宾县志》 卷6: 师来山在 “治北一里。竹木森列,俯瞰郡城。上有真武祠,俗呼为真武山”。庙建于明万历间扩建。清又增建。为川南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。今仅存玄祖殿、
在今贵州黔西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大定府》:十万溪大箐“在黔西州东。《黔记》:自新添砦西三十里入箐中,溪水回环,山峦峭拔。又六十里。悬崖绝壁,无径可行,遥望一山甚危峻,四面皆设屯寨,即十万溪箐也”。
亦作沙马营。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西南额济纳郭勒东岸。清齐召南《水道提纲》卷5:山丹水“又东北至毛母西,折东北流经双城西,又东北流经平所驿、沙马营”。
即今陕西淳化县东北南村乡安社村。西北革命根据地所置淳耀县曾徙治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