溱溪砦
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于废溱州及溱溪县置,属南平军,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吹角坝。后废。
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于废溱州及溱溪县置,属南平军,在今四川綦江县南吹角坝。后废。
明嘉靖六年 (1527) 置,属灵州守御千户所。即今宁夏吴忠市西南金积镇。清同治间,回民马化隆、白彦虎据此反清。同治十一年 (1872),清政府将回民起义镇压下去之后,于此置宁灵厅。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
①明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南四十五里南新镇(七星关)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茂州:“又南有七星关。”《清一统志·茂州》:七星关“关前山有小孔七,大孔一,穿山而成,如七星伴月然,故名。关南栈道临江倚崖,
西汉地节二年(前68)封赵顷王子说为乐阳缪侯,属常山郡。治所在今河北鹿泉市东北。东汉废。《水经·浊漳水注》:绵蔓水“又东流径乐阳县故城西,……《东观汉记》曰:光武使邓禹发房子兵二千人,以铫期为偏将军,
即大宁场。在今四川巫溪县北三十里宁厂镇东,后溪河注入大宁河处北岸。
东汉改平恩侯国置,属魏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曲周县东南西呈孟乡。三国魏属广平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)移治斥漳城(今曲周县东南)。隋复还治呈孟,属武安郡。唐属洺州。金废为镇。古县名。东汉改平恩侯国置,治今河
①唐武德二年 (619) 置,为重州治。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。开元十八年 (730) 改置南漳县。②南宋宝祐五年 (1257) 置,为怀远军治。治所在今安徽怀远县北三里。元至元二十八年 (1291)废
即天津关。在今北京市门头沟西北八十里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八年(1213),“帝至中都,三道兵还,合屯大口”。又《文宗纪》:天历元年(1328),“上都王禅兵袭破居庸关, ……游兵至大口”。皆此。又称天
在今浙江庆元县西北竹口镇北十里大泽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庆元县:大泽关在“县西南五十里。西出龙泉、南达松溪”。
原拟由湖南株洲至贵州贵阳,长约1000公里。1937年动工修建,1939年自株洲经湘潭修至蓝田 (今涟源)。长约175公里。因日本侵华战争形势恶化,旋即被拆毁。此路至1972年才全部修成。自湖南省株洲
清雍正九年 (1731) 建,在今四川道孚县东南协德乡 (街村)。因七世达赖喇嘛移居惠远庙,故建土城驻兵保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