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清源山

清源山

又名泉山。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北八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02泉州: “泉山在州北五里,因此为名。” 《方舆胜览》 卷12泉州: 泉山,“郡之主山,又名北山。在州北五里,周环四十里,横跨十余里,高数千仞。……山有石乳泉,泓澄清洁而味绝甘美,其源流衍下达于江,以泉名山及州,以清源名郡,岂亦本于此”。《清一统志 · 泉州府》:清源山 “旧名泉山,一名北山,又以高顶常云,名齐云山。” 唐宋间泉州曾改名清源军,即由此而得名。


又称北山、三台山。在福建省泉州市北郊。曾名泉山,因山上有孔泉(别称虎乳泉)源源不绝得名。泉州地名由山而来。为戴云山余脉,最高峰海拔498米。由花岗岩构成,经长期风化侵蚀,形成多种地貌景观。文物古迹丰富。左峰瑞像岩、碧霄岩,右峰老君岩、弥陀岩、千手岩等均有宋、元巨型石刻摩崖造像,以老君岩老君造像最著。中峰顶端有清源洞、虎乳泉和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题刻的炼胆石。素称“闽海蓬莱第一山”,和灵山、九日山等景点组成清源山风景名胜区,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黄冈集

    即黄堽集。今山东单县西南黄岗镇。

  • 白泉陂

    在今湖北崇阳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二》:白泉陂“宋张詠为县令,偃大木为堰,凿石为渠,引水入圳,灌近郭田。明万历中, 易以石”。

  • 大树垭

   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竹山县:大树垭“《光绪舆地记》:在城东三十里,驻外委”。

  • 肖家庄遗址

    在今山东青州市东三十四里谭坊镇肖家庄西侧。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。1965年秋发掘,上面叠压商文化层。出土文物有商陶簋、鬲、骨铲、铜钺,龙山文化觯、鼎、豆、盆、石铲、石斧等完整器物及陶片。

  • 边斗国

    古国名。一译班斗。或以为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岸之巴鲁斯一带;或在今泰国南部马来半岛东北岸之万伦一带;或在今新加坡,边斗为其东南部的美笃(Bedok)的对音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88有专条记述。

  • 太平场

    ①即今广东从化市西南太平镇,南与广州市交界。清光绪《广州府志》卷69:从化县有“太平场墟”。②在今广东阳春市西大坪村。清雍正八年(1730)移罗苛巡司驻此,改名西山巡司。③俗名窑子坝。即今四川双流县东

  • 芋原驿

    在今福建福州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芋原驿“在侯官县西北三十里。旧有驿丞。本朝康熙三十八年裁”。

  • 三尖山

    ①在今山西沁水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3沁水县:三尖山在“县东北三十里。三峰并峙”。②即今福建漳平市南三尖山。明嘉靖《漳平县志》卷2:三尖山“在县南三十里,崇峰耸峙,林木青翠”。③在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

  • 阿伦卫

    明永乐七年(1409)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不详。在今内蒙古阿荣旗阿伦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七年(1409年)置,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阿荣旗阿伦河流域。万历以后废。

  • 新安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中江县。在今四川中江县南兴安乡 (磨子桥)。②北宋置,属肥乡县。即今河北肥乡县西二十里辛安镇乡。③北宋置,属黄岩县。即今浙江台州市路桥区。④金置,属禹城县。在今山东禹城市北。⑤清置,属长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