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深州

深州
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治所在安平县 (今河北安平县)。《元和志》 卷17深州: “以州西故深城为名。” 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仍治安平县,同年移治饶阳县 (今饶阳县)。贞观十七年 (643) 废。先天二年 (713) 复置,治所在陆泽县 (今深州市西旧州村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深州、安平、饶阳、辛集等县市地。天宝元年 (742)改为饶阳郡。乾元元年 (759) 复为深州。北宋雍熙四年 (987) 迁治静安县 (今深州市南)。元属真定路,辖境缩小。明初省静安县入州。永乐十年(1412) 移治今深州市,属真定府。清升为直隶州。辖境相当今深州、安平、饶阳、武强等县市地。1913年改为深县。


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置,以故深城为名,治安平县(今属河北)。大业二年(606年)省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析定州、瀛州地复置,仍治安平县,同年徙治饶阳县(今属河北)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又省。先天二年(713年)分瀛、冀、定三州地复置,治陆泽县(即今深州西南旧州),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深州、安平、饶阳、辛集等市县地。北宋雍熙四年(987年)徙治静安县(今深州市南)。南宋嘉定八年(1215年),周元儿领导红袄军在此战败金兵,攻克州城。元辖境缩小,仅有今深州、衡水二市地。明永乐十年(1412年)省静安入州,徙治今深州市。清雍正二年(1724年)升直隶州,辖境相当今深州、安平、饶阳、武强等县地。1913年省州改为深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城镇

    隋于契吴城置,在今内蒙古乌审旗北。旋废。

  • 疏勒河

    古名南籍端水、苏赖河。又名 卜吉儿川、布隆古尔河。即今甘肃西部之疏勒河,为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之一。源出祁连山脉西段疏勒南山和托来南山之间,西北流经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部,又北流经玉门市西合昌马河,西北

  • 汶山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七年(1374)置,后属茂州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。后废。

  • 棘原

    在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平乡南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 “章邯军棘原。” 《集解》 引晋灼曰: “地名,在钜鹿南。” 《续汉书 ·郡国志》 刘昭注: “钜鹿南有棘原,章邯所军处。” 按隋以前钜鹿县治皆在今平乡

  • 庆甸

    宋大理置,属永昌府。即今云南凤庆县。元改庆甸县。

  • 盐关

    亦名太平关。在今广东南雄县南城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南雄府保昌县: 盐关 “在府南城。明天顺二年,抚臣叶盛奏置,以榷盐税。成化以后,屡经修葺。《志》 云: 府南有太平桥,跨浈江上,桥之南,即盐关也”

  • 梅岑山

    即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东北莲花洋中之普陀山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 11 庆元府: 梅岑山 “在昌国县。四面环海,高丽、日本、新罗、渤海诸国,皆由此取道,守候风信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定海县: 补陀落迦山

  • 兴凯湖

    又作新开湖。唐渤海国称湄沱湖,金代称北琴海。在今黑龙江省密山市东南,中俄边境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兴凯湖“在宁古塔城东南七百里。周围数百里。湖之南诸山中流出之们河、苏扎哈河、勒富河、都特赫等河,俱会

  • 洞口关

    明置,在今贵州惠水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 洞口关在 “州东十三里”。

  • 南栈道

    即金牛道 (石牛道)。自今陕西勉县西南行,越七盘岭入四川境,经广元而至剑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6汉中府: 金牛道 “今之南栈。自沔县而西南至四川剑州之大剑关口,皆谓之金牛道,即秦惠王入蜀之路也。自秦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