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圳湾
即今广东深圳市西南,九龙半岛西北之深圳湾。旧属新安县。清光绪二十四年 (1898)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》,深圳湾被划入租界范围。
即今广东深圳市西南,九龙半岛西北之深圳湾。旧属新安县。清光绪二十四年 (1898) 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 《展拓香港界址专条》,深圳湾被划入租界范围。
即于都斤山,今蒙古国西南之杭爱山。《隋书· 突厥传》: 摄罗 “号伊利俱卢设莫何始波罗可汗,一号沙钵略。治都斤山”。《新唐书·突厥传》: “突厥阿史那氏,盖古匈奴北部也。……可汗建廷都斤山,牙门树金狼
即今四川叙永、纳溪二县境之永宁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永宁宣抚司: 永宁河 “亦曰界首河”。《明史·曹震传》: 洪武二十四年 (1391),“会永宁宣慰司言: 所辖地有百九十滩,其八十余滩道梗不利。诏
在今陕西志丹县西。《寰宇记》卷37保安军:吃莫河“源出蕃部吃莫川,南流至军城四十六里入洛河,不胜船筏”。
古皮山国。都皮城 (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)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“蒲山国,故皮山国也。居皮城,在于阗南。……后役属于阗。”
又作中零、中櫺、中棂。在今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西北。旧在江中,盘涡深险。冬日水涸,用长竿汲之可得。今江岸沙涨,泉已在沙中。其南北尚有南泠、北泠,古称三。唐刘伯刍曾谓水之宜
在今安徽宿松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宿松县:大小豆溪“在县东三十里。又东六十里曰大小伯涝河,合流于张富池,接杨湾口,达于泊湖”。
在今江西会昌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赣州府会昌县:会昌峡在“县西北百里。两山夹江,水流成漩,即湘洪水所经也”。
在今河北迁西县东北五十里,长河之滨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7迁安县: 牵马岭 “在县西北八十里。陡峻难越,行者恒牵马而过,因名”。
①在今广东博罗县西。宋苏轼 《游博罗香积寺》 诗引: “寺去县七里,三山犬牙,夹道皆美田,麦禾甚茂,寺下溪水可作碓磨。”②在今陕西长安县西南香积村。唐永隆二年(682) 建,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(978
即今四川南江县西南一百八十里元潭乡。清道光《南江县志》上卷:元潭铺“在县南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