淮南县
南朝梁置,为油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境。北周天和二年 (567) 属纯州。隋开皇末,改为油水县。
西魏置,治今河南省桐柏县境。隋开皇末改名油水县。
南朝梁置,为油州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桐柏县境。北周天和二年 (567) 属纯州。隋开皇末,改为油水县。
西魏置,治今河南省桐柏县境。隋开皇末改名油水县。
从河南浚县之道口镇 (今滑县城) 至沁阳县之清化镇 (今博爱县城)。全长约150公里。清光绪二十八年 (1902) 动工修建,三十一年 (1905)修至柏山镇,西距清化仅十里,工辍。至1941年展筑至
即今江西玉山县东东岗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广信府玉山县:沙砾镇在“县东二里。《志》云,即县治也。未立县时,号沙砾镇。唐天宝十四年,草寇窃发,里有徐叔伦者倡众保障于此。证圣中始置为县,因山为名。峰岭合沓
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云南马龙县。二十八年(1395)降为马隆守御千户所。
三国魏广平、阳平、魏三郡的俗称。东汉末,曹操封为魏王,都邺,魏郡领地扩大,寻分置为东西都尉。曹丕代汉,分魏郡为广平(治曲梁县,在今河北永年县东南城关镇)、阳平(治馆陶县,即今馆陶县)、魏(治邺县,在今
①一名雷水。在今山西永济市南。源出雷首山,西流入黄河。相传为 “舜渔雷泽” 处。按: 雷泽当在山东荷泽市东北,因此水有 “雷” 名,好事者强为牵合。②一名雷夏泽。在今山东菏泽市东北。《尚书·禹贡》:
在今内蒙古杭锦旗东南。汉为西河郡南部都尉治。《汉书· 地理志》 西河郡: “南部都尉治塞外翁龙、埤是。” 师古注: “翁龙、埤是,二障名也。”
①即今四川大足县东六十里万古镇。清道光《大足县志》卷2:万古场“在县东八十里”。②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燕窝镇。清光绪《合州志》卷4:万古场“距城一百六十里”。
1913年改虎林厅置,属吉林省依兰道。治所在呢玛河口 (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虎头镇)。以七虎林河而得名。据穆晔骏 《满语地名翻译中的几个问题》 附: 满语地名表 (载 《地名知识》 1983年第3期)
北魏时所置荆州(治所在穰县,今河南邓州市)、南荆州(治所在安昌城,今湖北枣阳市南三十里)、东荆州(治所在比阳县,今河南泌阳县西)的合称。《魏书·尔朱荣传》:永安三年(530),尔朱荣曰,“仍出鲁阳,历
春秋晋置,治所即今山西清徐县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八年 (前514),“魏献子为政,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,……魏戊为梗阳大夫”。即此。西汉废。古县名。春秋晋置,治今山西省清徐县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八年(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