涿水
在今河北涿州市西南。《水经·圣水注》:涿水 “又亦谓之桃水。出涿县故城西南奇沟东八里大坎下,数泉同发,东径桃仁墟北……又东北与乐堆泉合……又东北径涿县故城西,注于桃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70涿州范阳县: “涿水源出县西土山下,东北经县北五里,又东注圣水。” 由于水流迁徙,今河已非旧迹。
在今河北涿州市西南。《水经·圣水注》:涿水 “又亦谓之桃水。出涿县故城西南奇沟东八里大坎下,数泉同发,东径桃仁墟北……又东北与乐堆泉合……又东北径涿县故城西,注于桃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70涿州范阳县: “涿水源出县西土山下,东北经县北五里,又东注圣水。” 由于水流迁徙,今河已非旧迹。
即今陕西延长县西七里。清光绪《陕西全省舆地图》延长县:西乡大村有七里村。今为延长油矿所在地。
一作吴公湖。即今江苏兴化市北蜈蚣湖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3高邮军:吴公湖“在兴化县。《旧经》云,昔有吴尚隐居湖侧”。《清一统志·扬州府一》:吴翁湖“在兴化县北二十三里。西接海陵溪,东流为海沟河,至白驹场入
1948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舞阳县析置,治河北街(今河南舞阳县东北侯集)。以在沙河之北而得名。同年年底撤销,并入舞阳县。旧县名。豫皖苏解放区设。1948年3月由河南省郾城、舞阳二县沙河以北地区及襄城、临
元置,在今四川重庆市东长江南岸木洞镇。
西魏改郑县置,属顺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东南。隋开皇初改为顺阳县。古县名。西魏改郑县置,治今河南省淅川县东南。属顺阳郡。隋开皇初废。
一名庄周台。在今安徽凤阳县东二十里。《元和志》卷9钟离县:“庄周台在县南七里。濠水经其前,庄子与惠子观鱼之所, 又曰观鱼台。”
元太祖十四年 (1219) 改崞县置,属太原路。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北三十五里崞阳镇。大德九年 (1305) 属冀宁路。明洪武二年 (1369) 降为崞县。蒙古成吉思汗十四年(1219年)升崞县置,治今
又作淡邦、澹巴。在今马来西亚马来半岛之丹帕湖一带。一说指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甘巴河流域。《明史·外国列传》: “淡巴,亦西南海中国。洪武十年,其王佛喝思罗遣使上表,贡方物,赐赉有差。”
亦名口外。泛指今长城以北地区,包括今内蒙古及蒙古国地。我国长城关隘多以口为名,如河北之古北口、喜峰口、张家口,山西之杀虎口等,故有口北之名。又称口外。泛指长城以北地区。我国长城关隘多以口为名,如古北口
在今甘肃宁县东北。1935年西北革命根据地在此置新宁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