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润州

润州

①隋开皇十五年 (595) 置,治所在延陵县(今江苏镇江市)。《元和志》 卷25润州: “城东有润浦口,因以为名。” 大业三年 (607) 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) 复置,治所在丹徒县 (今江苏镇江市)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丹阳郡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润州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南京、句容、镇江、丹徒、丹阳、金坛等市县地。建中三年 (782) 置镇海军,宋初仍为润州。开宝八年 (975) 又置镇江军,政和三年 (1113) 改为镇江府。

②辽圣宗时置。治所在海阳县 (今河北抚宁县东北海阳镇)。金皇统三年 (1143) 废。


(1)隋开皇十五年(595年)置。治延陵县(唐改丹徒县,今江苏镇江市)。以州东有润浦得名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年)复置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南京、镇江、丹阳、句容、金坛、江宁等市县地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为丹阳郡,乾元元年复名润州。北宋政和三年(1113年)升为镇江府。地当江南运河入江之口,为南北交通枢纽。(2)辽置,治海阳县(今河北抚宁县东北海阳镇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抚宁县东北部及秦皇岛市。金皇统三年(1143年)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罗㬋岭

    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, 群峰环列, 形势陡峻,是去潭柘寺必经之地。清乾隆二十九年(1764) 游潭柘寺路过此岭, 作 《御制过罗㬋岭诗》一首。

  • 威宁县

    ①南朝宋元嘉间置,属海昌郡。治所当在今广东高州市、信宜县境。齐废。②金承安二年 (1197) 以新城镇置,属抚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台基庙乡古城。元属兴和路。明废。③1913年改威宁州置,属贵州

  • 河泊所

    在今广东肇州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高要县: 河泊所 “旧在府东二里。明初置,万历中革”。区片名。在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东部。泛指南城巷至青石桥街一带。因明、清有夹河于此入长江,设税收机关“河

  • 理定县

    ①北周置,为深泉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迭部县东南。隋开皇初省入封德县。②唐至德二年 (757) 改兴安县置,属始安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永福县南土城,乾元初属桂州。南宋绍兴间属静江府,迁治上清驿 (今永福县西北

  • 初殿

    亦名簇店。即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之初殿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卷上:登点心山“过茅亭觜、石子雷、大小深坑、骆驼岭、簇店。凡言店者,当道板屋一间,将有登山客,则寺僧先遣人煮汤于店,以俟蒸炊”。清嘉庆《

  • 大树垭

    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南。民国《湖北通志》卷36竹山县:大树垭“《光绪舆地记》:在城东三十里,驻外委”。

  • 邓家栅

    即今河北丰宁满族自治县西五十里邓栅子乡。清于此设外委戍守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承德府丰宁县有“邓家栅”镇。

  • 陈里港

    故址在今江苏六合县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0江宁府六合县:陈里港“南接瓜步,西入扬子江。元设巡司于此”。

  • 刺马儿刚等处招讨司

    元置,属吐番等处宣慰司。治所在今四川新龙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寺子岔堡

    北宋置,属西安州。在今宁夏西吉县东北白崖乡附近。后废。北宋置,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东北。属西安州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