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海河

海河

①古泒河尾。由今北运河、永定河、大清河、子牙河、南运河于天津市附近汇合而成,东南流至大沽口入渤海。干流长69公里。海河之名原为民间的称呼,首见于明代徐光启 《壅娄规则》: “天津海河上人云: 灰上田惹咸……。” 至明末清初,官书也采用海河之称。民国以来,水利部门把南、北运河、子牙、大清、永定诸河统称为海河水系,流经之地则名之为海河流域。

②即今云南通海县东北杞麓湖。唐代称海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从曲江 “又经通海镇百六十里,渡海河、利水至绛县”。


又称沽河。现名源于民间,首见于徐光启《壅粪规则》:“天津海河上人云……”中国华北地区最大水系。由潮白河、永定河、大清河、子牙河、卫河五大河在天津市区及其附近汇合而成,东流到大沽口入渤海。全长1090千米(以卫河为源),汇合处以下干流长76千米;流域面积26.5万平方千米。多年平均流量为717米3/秒。五大河源出燕山、太行山、五台山、恒山和黄土高原,含沙量大,汛期同时涨水,下游宣泄不畅,常泛滥成灾。建国后进行全面整治,在支流上游建密云、官厅、黄壁庄、岗南、岳城等水库,中、下游辟独流减河、永定新河、子牙新河、潮白新河等排洪河道,已形成分流入海的水系。在大沽口建有挡潮闸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福星山

    在今广东广宁县城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广宁县: 福星山 “在县治北。圆秀如覆釜,城跨其上”。

  • 岷江

    ①古名江水、大江、汶江、渎江、平模水、导江、都江、武阳江。在今四川中部,为长江水量最大的支流。《禹贡》: “岷山导江,东别为沱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蜀郡湔氐道: “ 《禹贡》 崏山在西徼外,江水所出

  • 青崖山

    在今山东长清县南四十里。《金史·宣宗纪》: 兴定四年 (1220),“八月戊午朔,严实、成江、王赟据济南,山东招抚高居实遣人招严实于青崖砦,获其款以闻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长清县: 青崖山 “冈峦绵

  • 宝山县

    ①金明昌七年 (1196) 改建昌县置,属昌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九连城淖尔旁。元初废。②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以大匮等七处置,属丽江路。治所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北一百三十六里宝山

  • 雩叚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琅邪郡。当在今山东东部。东汉省。

  • 伊阳县

    ①唐先天元年(712)析陆浑县置,属洛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四十八里旧县镇。南宋绍兴初为顺州治,金天德三年(1151)移治今嵩县,为嵩州治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)废。②明成化十二年(1476)析汝

  • 海游镇

    即今浙江三门县治海游镇。唐武德四年(621) 至七年 (624),为宁海县治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咸通元年 (860) 五月庚申,“南路军大破贼 (案: 指裘甫起义) 于海游镇”,即此。1940年以来为

  • 明溪驿

    北宋置,即今福建明溪县治明溪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8归化县: “明溪驿在县西门外。宋元符中置驿,属清化县。明初因之。成化中属今县。”

  • 乌春山

    在今湖南桂东县南境,接江西、广东境内诸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桂东县:乌春山“峰峦攒聚,道径险僻。正德中,土人龚福全等倡乱,据乌春山、腊栗寨等处。十二年,官军分道自桂东、桂阳、郴州、临武等路合击,遂平之

  • 刷金寺

    亦作刷经寺。即今四川红原县东南刷经寺镇。民国谢培筠 《川西边事辑览》 第八编: “由理番至刷金寺……共计三百里。” 1954年为四川省藏族自治区首府,1955年为阿坝藏族自治州首府,1958年自治州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