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浙东运河

浙东运河

在今浙江东部。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,至北宋前期已全线建成。西起钱塘江南岸,经西兴镇至今萧山市,东越钱清江而至今绍兴市,又向东过曹娥江而至今上虞市,又东南经丰惠镇东通明坝连接姚江,下通甬江。南宋时因在近畿,运输能力显著提高,运输繁忙。南宋以降,代有修整,至今仍是省内骨干水运线之一。


又称西兴运河。在浙江省东北部。自杭州市萧山区西兴镇经绍兴、上虞、余姚等市,至宁波市甬江口入杭州湾。全长252千米,可通航。为古代漕运要道,今为宁绍平原上干线航道。西兴至钱清段,又名萧绍运河。各段完成时期先后不一。绍兴至曹娥江段见于《越绝书》,完成最早;西兴至绍兴段又称西兴运河,为晋会稽内史贺循疏浚。曹娥江以东,运河自梁湖镇到通明坝。通明坝以下,利用姚江的天然河道,可达宁波。北宋以后,因钱塘江口沙淤涨,外商来华多由宁波取道浙东运河至杭州,然后北上。南宋建炎三年(1129年)高宗从杭州渡浙江,如浙东,即由此河经越州至明州。为浙东地区重要水运航道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虑虒水

    即今山西五台县东滤淲河。源出山西五台县西北十五里大王村,东南径县南后汇淲阳河、清水河入滹沱河。《元和志》 卷14五台县: “虑虒水在县北十五里。” “汉虑虒县属太原郡,因虑虒水为名也”。

  • 白峤驿

    元至正二十三年(1363)改迎恩驿置,在今浙江宁海县城东。明万历二十一年(1593)移今县西南桑洲镇。寻复旧。三十九年(1611)废。

  • 东路右翼左旗

    即蒙古车臣汗部右翼左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肯特省依德尔莫格西南。

  • 坞墙集

    一作乌墙集。即今河南商丘县东南坞墙乡。明嘉靖《归德州志》卷1《村镇》:“乌墙集,州东南六十里。”清光绪《商丘县志》卷1《市集》:“东南面有坞墙集,离城六十里。”

  • 童山

    ①在今河北新乐市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4新乐县: 童山在 “县 (按: 在今新乐市承安镇) 西北二十里,一名见龙山,高数十仞,绵亘数里,下有小溪潆带,流入沙河”。②一名同山。在今河南浚县西南同山。《隋

  • 猪嘴镇

    金置,属河干县。在今甘肃榆中县西北四十里。后废。

  • 白溪市

    古名白沙镇。即今湖南新化县北白溪镇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二》:白溪市“在新化县北八十里”。又称白沙镇。在今湖南省新化县北,濒临资水。《元丰九域志》谓新化县有白沙镇,即此。1958年因建水库被淹没。

  • 伏氏镇

    北宋置,属江津县。在今四川江津市西南八十里吴市镇。

  • 闻溪

    即今四川剑阁县东闻溪河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4隆庆府: 闻溪 “即东园也。治平中,太守王纲有闻溪十二谏。又唐正元中,苏洪之刻闻溪贼”。《清一统志·保宁府一》: 闻溪 “在剑州东。源出五子、把寨二山,合

  • 彭山

    ①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三十八里。《水经·滍水注》: 彭水 “出鲁阳县南彭山蚁坞东麓,北流径彭山西,下有彭山庙,庙前有彭山碑,汉桓帝元嘉三年杜仲长立”。②在今河南潢川县东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光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