津榆铁路
清光绪七年 (1881) 唐胥铁路通车后,十二年 (1886) 延伸至芦台,次年修至天津。光绪十六年 (1890) 自唐山展至古冶,二十年 (1894) 修至山海关。这条自天津经唐山至山海关的铁路,因山海关古名榆关,故称津榆铁路。
清光绪七年 (1881) 唐胥铁路通车后,十二年 (1886) 延伸至芦台,次年修至天津。光绪十六年 (1890) 自唐山展至古冶,二十年 (1894) 修至山海关。这条自天津经唐山至山海关的铁路,因山海关古名榆关,故称津榆铁路。
在今湖南湘潭市东。唐柳宗元《龙安海禅师碑》称:师“去于湘之西,人又从之。负大木,砻密石,以益其居。又为龙安寺焉”。
即揭阳岭。今广东揭东、揭西县北莲花山东支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揭阳县: “西北有揭岭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揭阳县: 揭阳岭在 “县西北百五十里。……亦曰揭岭”。
即今广东恩平市东北君堂镇。清道光《恩平县志》卷4:“墟市”有志君堂墟。
北齐改太湖左县为太湖县,属龙安郡。治所即今安徽太湖县。隋开皇三年(583)改为晋熙县,十八年(598)复为太湖县,属熙州,大业初属国安郡。唐属舒州。宋属安庆府。元属安庆路。明属安庆府。民国初属安徽安庆
1913年改库尔喀喇乌苏厅置,属新疆迪化道。治所即今新疆乌苏县。1916年改属塔城道。1930年属迪化行政区,后直属新疆省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乌苏直隶厅改置,治庆绥城(今新疆乌苏市乌苏镇)。1996
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始安县置,为桂州治。治所即今广西桂林市。以临近桂江为名。天宝初为始安郡治,至德二年 (757) 为建陵郡治,乾元初复为桂州治。南宋绍兴三年 (1133) 为静江府治。元为静江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融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。贞观十三年(639)废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北。属融州。贞观十三年(639年)废。
①北魏改䝠道县置, 为南安郡治。 治所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南三台乡。后改名内陶县。②南齐置,属南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境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北魏时改豲道县置,治今甘肃省陇西县东南。属南安郡。隋
即今台湾省高雄县西北路竹乡。清康熙间高拱乾《台湾府志》卷2有“半路竹街”。吴新荣主修《台湾县志》说:“本乡昔时因台南桥子头有竹密生,故定名为半路竹。”日本占领期间改为路竹。
又名琅山、 浪峤南屿。 即今台湾省本岛南部恒春半岛。 连横 《台湾通史·抚垦志》: “琅在台之极南,或作郎娇,番语也,归化之番凡十八社。”清光绪元年 (1875) 置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