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定桥委员
清宣统三年 (1911) 改泸定桥巡司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四川泸定县。1913年改为泸定县。
清宣统三年 (1911) 改泸定桥巡司置,属四川省。治所即今四川泸定县。1913年改为泸定县。
即今广东增城市西北六十里派潭镇。清有千总驻防。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潘州置,治所在茂名县 (今广东高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高州、茂名、电白、吴川等市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潘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潘州置,治茂名县(今广东高州市)
在今浙江建德市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严州府寿昌县: “东南有岩峒山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严州府》: 岩洞山 “在寿昌县 (今寿昌镇) 东南三十里,跨兰溪县界,高与金华山等”。
亦作松泽。在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十里崧泽村。近年在此发现古文化遗存,被命名为 “崧泽文化”。为上海市已知最早的古文化遗存。
即今北京市怀柔县东雁栖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顺义县:大水峪河“在县北三十里,源亦出塞外,经怀柔县流入界,至孙家庄东北,合于黄花镇川河”。
①亦作涧阳县。西晋太康七年 (286) 置,属宁浦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飞龙乡江口村。南朝宋改为涧阳县。齐复名简阳县。梁为简阳郡治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平陈后废。②1913年改简州置,后属四川西川
明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7茂州: 神溪堡在 “州东北四十里”。
明置,属海陵监。在今江苏海安县东六十八里旧场乡。清雍正年间,因海潮泛滥,盐场迁今角斜镇。有盐大使驻此。
在今西藏阿里地区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)藏王后裔尼玛衮逃至阿里札布让、托林一带,为阿里王。其幼子德尊衮于北宋初年据象雄,建古格王国。直到公元1630年阿里僧俗人民暴动,推翻了古格王朝统治。古格王国遗
唐开元中升容州为都督府,治容州(治今广西北流县)。督容、辩、白、牢、钦、禺、瀼、岩、古、汤十州。为岭南五管之一。唐开元中升容州(治今广西北流市)为都督府。督容、辩、白、牢、钦等十州。为岭南五管之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