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泰州

泰州

①北魏延和元年 (432) 改雍州置,治所在蒲坂县 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五里蒲州镇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永济、万荣、临猗等市县地。太和中废。东魏天平中复置。北周明帝二年 (558) 改为蒲州。

②唐武德元年 (618) 改汾阴郡置,治所在汾阴县 (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村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河津、万荣等县地。二年 (619) 移治龙门县 (今山西河津市西),贞观十七年 (643) 废。

③唐贞观七年 (633) 改燕州置,治所在宁风县 (今广西藤县西北太平镇)。八年 (634) 复改为燕州。

④五代唐天成三年 (928) 置,治清苑县 (今河北保定市)。后废。

⑤五代南唐升元元年 (937) 置,治所在海陵县(今江苏泰州市)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40泰州: “相传以为取通泰之义。” 辖境相当今江苏泰州、姜堰、如皋、泰兴、兴化等市地。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为泰州路,二十一年 (1284) 复为泰州,属扬州路。辖境缩小。明洪武初省海陵县入州,属扬州府。清不辖县。1912年改为泰县。

⑥辽置,属延庆宫。治所在乐康县 (今吉林洮南市东北洮儿河北岸城四家子村)。辖境相当今吉林洮南、白城二市,镇赉县及黑龙江泰来县地。金承安三年 (1198) 移治长春县 (今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西北塔虎村)。元改为泰宁路。


(1)北魏延和元年(432年)置,治蒲坂县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蒲州镇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省万荣、临猗、永济等县市地。太和中省。东魏天平初复置。北周明帝二年(558年)改为蒲州。(2)唐武德元年(618年)改汾阴郡置,治汾阴县(今山西万荣县西南宝井),二年徙治龙门县(今山西河津市)。辖境相当今万荣、河津等县市地。贞观十七年(643年)省。(3)五代南唐昇元元年(937年)置,治海陵县(今江苏泰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省泰州、泰兴、盐城、兴化、如皋等地。南宋以后辖境缩小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泰州路,二十一年复改为州。属扬州路。元末迁治新城(今泰州市北)。明初还旧治。洪武初以州治海陵县省入。属扬州府。清不辖县。1912年改为泰县。(4)辽置,治乐康县(今吉林洮南市东北城四家子,一说今黑龙江泰来县西北塔子城)。属上京道。辖境约当今吉林省洮南市、白城市及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南部地。金大定二十五年(1185年)省。承安三年(1198年)复置,移治长春县(今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西北塔虎城)。金末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思唐州

    ①唐永隆二年 (680) 析龚、蒙、象三州置,治所武郎县 (今广西平南县北马练瑶族乡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及相邻的金秀瑶族自治县部分地。开元二十四年 (736) 改为羁縻州,建中元年 (780)

  • 瓠子角

    在今江苏兴化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兴化县: “瓠子角在县东南。明初徐达等攻兴化,太祖曰: 瓠子角,兴化要害,寇所必经。达奉命以兵扼其地,兴化遂下,是也。”在今江苏省兴化市南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元至

  • 古浪县

    清雍正二年(1724)改古浪千户所置,属凉州府。治所即今甘肃古浪县。民国初属甘肃甘凉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,东北邻内蒙古自治区。属武威市。面积 5287 平方千米。人口3

  • 清阳门

    十六国南凉都城姑臧城 (今甘肃武威市城) 城门。《晋书· 秃发傉檀载记》: 义熙二年 (406),后秦拜傉檀为凉州刺史,镇姑臧,原刺史王尚 “出自清阳门” 前往迎接。《晋书· 秃发利鹿孤载记》 记姑臧

  • 侯固镇

    金置,属堂邑县。即今山东聊城市西北堠固乡。

  • 希平县

    ①南朝宋末置,属九德郡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境。南齐废。②南齐置,属齐乐郡。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东北。隋开皇十年(590)改名熙平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齐置,治今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。为齐乐郡

  • 葭明县

    即葭萌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昭化镇 (旧昭化县城)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广汉郡甸氐道:“白水出徼外,东至葭明入汉。”即“葭萌县(1)”。

  • 礼贤庄

    即今北京市大兴县(黄村)东南四十二里礼贤镇。相传燕昭王筑黄金台,礼贤下士,四方豪杰慕名而来,礼贤之名即取义于此。清名礼贤庄,为县丞驻所。

  • 古里佛国

    亦作古里国。在今印度西南沿海之科泽科德一带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古里佛,当巨海之要冲,去僧加剌密迩,亦西洋诸马头也。”

  • 天河市

    即今江西吉安县西南天河镇。清光绪《庐陵县志》卷3:天河市“在县西百二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