波罗江
①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区南海神庙南珠江下游段,因南海神庙俗称波罗庙而名。唐韩愈《南海神广利王庙碑》: “扶胥之口,黄木之湾”,即此。
②即今广西容县东南之杨梅河。《清一统志·梧州府》: 波罗江 “在容县东南三十里。源出天塘山,西北流入容江”。
③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赵州: 波罗江 “在州治 (今凤仪镇) 东南。有二源,一出九龙顶山,一出定西岭,合流而北,经州治,又西北流入西洱河。一名大江”。
①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南黄埔区南海神庙南珠江下游段,因南海神庙俗称波罗庙而名。唐韩愈《南海神广利王庙碑》: “扶胥之口,黄木之湾”,即此。
②即今广西容县东南之杨梅河。《清一统志·梧州府》: 波罗江 “在容县东南三十里。源出天塘山,西北流入容江”。
③在今云南大理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7赵州: 波罗江 “在州治 (今凤仪镇) 东南。有二源,一出九龙顶山,一出定西岭,合流而北,经州治,又西北流入西洱河。一名大江”。
①即今湖北巴东县西官渡口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巴东县西有官渡口。②即今四川巴中市东北关渡乡 (官渡场)。清道光 《巴州志》 卷2: 官渡溪场在 “州北一百二十里”。
本唐兜率寺,元改名。即今北京市西郊香山卧佛寺。《元史·文宗纪四》: 至顺二年 (1331)正月,“以寿安山英宗所建寺未成,诏中书省给钞十万锭供其费。……以晋邸部民刘元良等二万四千余户隶寿安山大昭孝寺为
在今浙江龙泉市南七十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处州府龙泉县:“南有大溪,源出台湖山。”
今江苏苏州市旧时之别称。因城西阊门内旧有金阊亭而得名。旧时今江苏省苏州市的别称。因城西阊门外旧有金阊亭得名。
又名杨宅。即今江西安福县西洋溪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吉安府安福县: “西有罗塘巡检司,治洋泽,后迁江背,俱仍故名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吉安府二》: 萝塘巡司 “在安福县西九十里洋泽寨。宋初置巡司于时砻镇,
即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高崖口乡妙峰山北麓之狼儿峪。清光绪 《顺天府志》 卷28昌平州: 高崖口 “五十五里狼儿峪”。
在今山东泰安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泰安府》 “舞鹤台” 条引 《旧志》: “宋真宗封祀坛,在岳南五里。有王旦碑、朝觐台,在 (泰安) 州南,有陈尧叟碑。”
在今山东聊城市城东门外运河西岸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4谓 “为往来孔道,置水马驿于此”。
一作曲先、苦先。即今新疆库车县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苦叉。
即今广东潮阳市西峡山镇。清乾隆元年(1736) 移吉安巡司驻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