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油榨关

油榨关

明洪武二十二年 (1389) 建,在今贵州镇远县西五里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镇远府: “又西有油榨关。” 《清一统志 ·镇远府》 引 《府志》: 油榨关“在府西二仙峰。崖壁险固,控扼所资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老爷庙

    在今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东北。清李德贻《北草地旅行记》:老爷庙,“此为马拉扎萨克辖地,蒙新交界处,距巴里坤四百余里。……按老爷庙系乾隆年间所建,祀关夫子。偶遭回禄,光绪三十三年重建。余经此地,时甫落

  • 嵩阳寺

    北魏太和八年 (484) 建,在今河南登封市北五里。《洛阳伽蓝记》 卷5:“嵩高中有……嵩阳寺。” 《中岳嵩阳寺碑》: “有大德沙门生禅师,……于太和八年,岁次甲子,建造伽兰,筑立塔殿,布置僧房。”

  • 朝平县

    西汉置,属广平国。治所在今河北南和县东北。东汉废。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任县东。东汉废。

  • 关滩站

    元置,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土坎镇(关滩)。明废。元置,在今重庆市武隆县(巷口)西北旧城东。明废。

  • 阻卜扎刺部

    辽北境部族,属西北路招讨司。即蒙古诸部中之札剌亦儿部。据《史集·部族志》 记载,游牧于斡难河(今蒙古国鄂嫩河)、怯鲁连河(今克鲁伦河)地区。《史集·成吉思汗纪》:扎剌亦儿部在怯鲁连河,契丹发兵讨之,破

  • 鄜城县

    隋大业元年 (605) 改敷城县置,属鄜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洛川县东南鄜城村。后属上郡。唐属坊州。唐末为翟州治。五代梁开平三年 (909) 改名昭化县,为禧州治。后唐同光元年 (923) 复名鄜城县,属

  • 委粟津

    在今河南孟津县东。黄河津渡处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七年 (430),“魏安颉自委粟津济河,攻金墉”。在今河南省范县东古黄河上。北魏神䴥三年(430年),魏伐宋,魏将安颉自委粟津济河

  • 下封县

    北魏改下邽县置,属延寿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北故市镇。后废。西魏复置,隋大业二年(606)复名下邽县。古县名。原名下邽县。北魏避太武帝拓跋珪讳改名,治雄霸城(今陕西渭南市北故市镇东南巴邑)。属华山郡

  • 阿坝

    明、清松潘县黄胜关外上中下三阿坝部落合称。在今四川阿坝县境。阿坝,藏语意为“阿里人居住的地方”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90雍正元年(1723)四川提督岳钟琪等“由黄胜关出口剿抚十二部落,招安阿坝、郎(隋

  • 琅峨海

    在今云南永胜县南四十里莨峨村东北峎峨水库。《纪要》 卷117北胜州 “陈海” 条: “州东南三十五里曰㟍峨海, 下流俱入金沙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