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阳县

河阳县

①西汉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孟县西三十五里冶戍镇。西晋末废。北魏孝昌中复置,北齐废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复置,属怀州。移治北中府城 (今孟县南十五里)。大业初属河内郡。唐为孟州治。金大定中徒治今孟县。明洪武初省入孟州。

②西晋永嘉五年 (311) 置,为河阳郡治。治所在今云南大理市北五十六里,洱海东岸大成村。南朝宋改东河阳县。

③南朝宋侨县,属南天水侨郡。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境。南齐废。

④隋开皇二年 (582) 改陇城县置,属秦州。治所即今甘肃秦安县东北九十里陇城乡。大业初属天水郡。六年 (586) 复名陇城县。

⑤元至元二十六年 (1289) 降河阳州置,为澂江路治。治所在今云南澄江县西三里旧街子。明郭子章《郡县释名》: “县在抚仙湖之阳也。” 明洪武十五年(1382) 为澂江府治,治所在今澄江县东金莲山上。正德十三年 (1518) 迁治今县东南四里旧城,隆庆五年 (1571) 迁治舞凤山麓 (即今澄江县)。1913年改澂江县。


(1)古县名。(1)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孟州市西。属河内郡。西晋废。北魏复置。北齐又废。隋开皇时复置,移治今孟州市南。金大定中因河患移治今孟州市。金、元为孟州治。明洪武初废。南临黄河,向为洛阳外围重镇。唐建中时,置河阳三城节度使于此。(2)西晋置,治今云南省大理市东南凤仪镇。属云南郡。东晋改东河阳县。(3)南朝宋置,治今湖北省宜城市境内。属襄阳郡。齐梁时废。(4)南朝齐置,治今陕西省南郑县境内。属汉中郡。后废。(5)隋开皇二年(582年)改略阳县置,治今甘肃省秦安县东北陇城镇。属天水郡。六年改陇城县。(2)古旧县名。元至元二十六年(1289年)降河阳州置,治今云南省澄江县西北旧街子。为澂江路治。明时几次迁徙,隆庆四年(1570年)移今治。明、清为澂江府治。1913年改澂江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俄准添馆

    亦作俄准岭、俄准添城。唐置,在今四川德昌县南永胜乡境。唐贞元十四年 (798),刘希昂出使南诏经此。《新唐书· 南诏传》: 贞元十五年(799),西川节度使韦皋与南诏异牟寻协议防御吐蕃,韦皋 “命亢荣

  • 北岔河

    在今甘肃合水县东北,为合水川分支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庆阳府安化县:北岔河“在府东七十里。来自白豹寨,南流至合水县,会于建水”。

  • 静慰郡

    南朝梁置,属静州。治所在龙平县 (今广西昭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昭平县北部地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平陈后废。南朝梁置,治龙平(今广西昭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昭平县一带。属静州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

  • 富克锦城

    又作富替新、福提希。清光绪六年(1880) 建,属三姓副都统。即今黑龙江省富锦市。八年设协领驻防。三十四年 (1908) 置巡司,宣统元年 (1909) 改置富锦县。“富克锦” 为赫哲语,“江边岗地”

  • 大鹏寨

    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七十里大鹏山。清魏源《圣武记》卷9:嘉庆三年(1798)清兵攻占箕山,罗其清北走,“与李全、王廷诏等尽奔大鹏寨。寨天险,广百余里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东馆镇

    北宋置,属丹棱县。在今四川眉山县西四十五里伏龙乡东馆村。南宋绍兴年间于此设东馆书院。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中部偏南。原名枫林市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馆,人口 2000。明初于此

  • 弄掌街

    即弄璋街。今云南盈江县西南二十三里弄璋街。

  • 琼花观

    西汉元延中建,在今江苏扬州市城外。以旧有琼花得名。唐改名唐昌观。北宋政和间改名蕃釐观。

  • 承天卫

    明嘉靖年间改显陵卫置,属兴都留守司。在今湖北钟祥市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安陆府:承天卫 “在府治西北。洪武初置安陆卫,嘉靖三年改为显陵卫以护陵寝。十六年……改显陵卫为承天卫”。

  • 独鹿山

   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 元封四年 (前107),“北出萧关,历独鹿、鸣泽,自代而还”,即此。古山名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西汉元封四年(前107年),武帝“北出萧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