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河池县

河池县

①西汉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即今甘肃徽县西北银杏树乡。《元和志》 卷22河池县: “一名仇池。按仇池山本名仇维山,上有池,似覆壶,有瀑布,其县因山为名。山在成州界,去县稍远,今县所处,谓之河池川,故取以为名。” 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: 建武九年 (33),“使 (王) 元与领军环安拒河池”。即此。西晋后废。北魏改置广化县,隋仁寿元年(601) 复改河池县,属河池郡。唐属凤州。北宋开宝五年 (972) 迁治固镇 (今徽县)。蒙古至元初于县置南凤州 (后改为徽州),至元七年 (1270) 省入徽州。

②北宋初置,属金城羁縻州。治所在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北。后属宜州。大观元年 (1107) 改为怀德县,为庭州治。四年 (1110) 复为河池县,仍属宜州。南宋属庆远府。元属庆这路。明天顺六年(1462) 迁治屏风山 (今河池镇东),成化十三年(1477) 复还旧治,弘治十七年 (1504) 升为河池州。1912年复为河池县,属广西柳江道。治所即今河池镇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3年迁治金城江镇 (即今河池市),1983年改为河池市。


(1)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徽县西北银杏。属武都郡。东汉建武十一年(35年),公孙述以王元等领军据河池拒汉,来歙等大破之,即此。晋永嘉后废。北魏于此置广化县,隋仁寿元年(601年)改河池县。大业中属河池郡。唐属凤州。宋开宝五年(972年)移治固镇(今甘肃徽县)。蒙古时为南凤州治。至元元年(1264年)南凤州改徽州,为徽州治。七年省县入州。(2)古旧县名。宋初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西南,属宜州。明弘治十七年(1504年)升县为州。1912年改州为县。治今河池镇,1953年迁治金城江镇。1983年撤销,改设河池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家场

    在今湖北潜江市西六十里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玉局化

    即玉局观。在今四川成都市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后唐同光元年(923),“(前)蜀司天监言国有大灾。蜀主诏于玉局化设道场”。胡三省注:“玉局化在成都。”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南。五代唐同光元年(923年)前蜀设道

  • 清水源

    亦名马塔儿海子。在今内蒙古苏尼特左旗东南廷克木音高毕 (泊) 一带。明金幼孜 《北征录》:永乐八年 (1410),朱棣北征,三月 “二十九日午次清水源,有盐池,盐色或青或白,军士皆采食。三十日驻跸清水

  • 武隆县

    ①唐如意元年 (692) 置,属幽州。治所即今河北永清县。景云元年 (710) 改名会昌县。②唐长寿二年 (693) 改唐隆县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。神龙元年(705) 复改为

  • 盖竹山

    在今浙江临海市东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98临海县: 盖竹山 “在县东三十一里。高九百丈,周回一百里。《抱朴子》 云: 余山不可合神丹、金液,有山精木魅,多坏入药,唯有大小台华山、少室、盖竹等山,一作可成”

  • 慈仁县

    辽重熙元年 (1032) 降慈州置,属永州。治所在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境。金废。

  • 零巴镇

    北宋置,属流江县。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三十里临巴镇。

  • 平湖关

    明置,在今湖北罗田县西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罗田县“岐岭关”条下:“又平湖关,在县西北,抵黄冈县界。”

  • 台谷

    春秋晋邑。今地不详。或谓在今山西晋城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成公十八年(前573),“晋侯师于台谷以救宋”。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晋城市西南。《左传》成公十一年(前580年):楚伐宋,“晋侯师于台谷以

  • 慈化寺塘

    即今湖北当阳市东南二十里慈化镇。清光绪 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当阳县东南有慈化寺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