沧溪县
即今四川苍溪县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至元十二年(1275),“西川沧溪知县赵龙遣间使入宋,敕流远方,籍其家”。
即今四川苍溪县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至元十二年(1275),“西川沧溪知县赵龙遣间使入宋,敕流远方,籍其家”。
即今四川重庆南桐矿区治所。民国《南川县志》卷2:万盛场“左有荣懿镇。又名石鹅乡,正南八十里”。盛产煤。
①即今江西樟树市西南永泰镇。北宋于此置永泰镇。②即今江西德兴市西南永太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德兴县:“西南有永泰巡检司,废。”即今江西省德兴市西南永太。元初置酒税务。明初置巡检司,洪武十五年(1382年)
唐天宝元年 (742) 改山桑县置,属亳州。治所在今安徽蒙城县。金属寿州。元属安丰路。明属寿州。清初属亳州,雍正十三年 (1735) 属颍州府。民国初属安徽淮泗道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在安徽省境北部
汉武帝置十三刺史部,其中十一部沿用《尚书·禹贡》、《周礼·职方》 中的州名,习惯上称为十三州。成帝绥和元年(前8)罢部刺史,改置州牧,州遂成为正式名称。其后州牧又改为刺史。东汉晚期以后,刺史的辖境即不
即今辽宁辽中县西辽河渡口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章义县:“有辽河、东梁河、辽河大口。”即此。
在今江西大余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龙华隘“在大庾县东八十里,与信丰县铁塔锅密迩”。
南齐置,为安昌郡治。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北。梁、陈时废。古县名。南朝宋泰始七年(471年)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北。为安昌郡治。南朝梁、陈时废。
在今湖南永顺县东八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永顺府》作“永顺县西”,误。
在今四川汉源县大渡河南。《寰宇记》 卷77通望县: 通望山 “自大渡河南与众山相连入嶲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 “试剑山”条下: “通望山在大渡河南三十里。与众山相连,入嶲州界。唐以此
①即今山东莒县西南六十里夏庄镇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 卷2《舆图志》 作下庄集。1931年设镇,后省。1984年复设夏庄镇。②即今山东高密市东北夏庄镇。1945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胶高县治此。集镇名。(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