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沃州

沃州

①唐渤海国置,为南海府治。治所在沃沮县(今朝鲜咸兴市。一说在咸镜北道镜城或咸镜南道北青)。辖境相当今朝鲜咸镜南道成川江及南大川流域。辽废。

②唐羁縻州,载初中置于营州,以处契丹松漠部落。后迁幽州,属幽州都督府。治所在滨海县(今北京市大兴县东南三十余里)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沃州本寄治营州城内,州陷契丹,乃迁于蓟县东南回城,为治所。”清《京城古迹考》:“回城在大兴县东南。”

③金天德三年(1151)改赵州置,治所在赵县(今河北赵县)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“盖取水沃火之义。”辖境相当今河北赵县、宁晋、柏乡、高邑、赞皇、临城等县地。元改为赵州。


(1)渤海国置,治沃沮县(今朝鲜咸兴,一说即咸镜北道镜城或咸镜南道北青)。属南海府。辽废。(2)金天德三年(1151年)改赵州置,治平棘县(今河北赵县)。属河北西路。辖境包括今河北省赵县、宁晋、柏乡、赞皇、高邑、临城、隆尧等县地。元复为赵州,辖境缩小,属中书省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栋山

    在今广东大埔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大埔县: 南栋山 “在县 (治今茶阳镇) 南二十里。山高耸。稍南为积龙山,下有岩,前有盘谷”。

  • 昭莫多

    又作昭摩多、召磨多。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市东南土拉河上游南岸。《清史稿·圣祖本纪》:康熙三十五年 (1696),“抚远大将军伯费扬古大败噶尔丹于昭莫多”,即此。“昭莫多”,蒙古语意为树木。又作昭摩多,蒙

  • 龙绒寺

    在今四川得荣县西南龙绒村。为古喇嘛寺庙。始建于清顺治年间,1982年修复大小金殿。

  • 下江县

    1913年改下江厅置,属贵州镇远道。治所即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。以在榕江下游而得名。1923年直属贵州省。1958年撤销,并入榕江县。旧县名。1913年由下江厅改置,治下江(今贵州从江县西下江镇)。1

  • 引驾回镇

    即尹家卫镇。今陕西长安县东南引镇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三》 “鸣犊镇”条下称:万年县东南五十里“有引驾回镇”。

  • 龙会山

    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6抚州府临川县:龙会山在“府西四十里。双峰耸立,其并峙而错萼者曰万岁岭,宋隆祐太后经此,指问此山,舆人权以万岁对,因名”。

  • 武陶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中部。东汉废。

  • 漠河

    亦作末河、谋河、墨河。在今黑龙江省漠河县西北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4: 漠河在 “县西十余里。县以河得名。源出元宝山,合三水曲折南流,折而东而北,五十里注于黑龙江。河大产金,所谓漠河金厂也。始于光

  • 瓜步沙

    即今江苏邗江县南瓜洲镇。亦名瓜洲,旧在长江中。《新唐书·齐澣传》:开元间“迁润州,州北距瓜步沙尾,纡汇六十里,舟多败溺”。

  • 石门道

    古道路名。隋唐时自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交通线。隋开皇五年(585),率益、汉二州兵所开,是在秦汉五尺道基础上建成。以石门山为名。自今四川宜宾市南行,经高县、筠连、云南盐津、昭通、宣威,南抵曲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