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江西

江西

①隋唐以前,对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的惯称;另外,与南京以下的长江南岸地区称为江东相对而言,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。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江西皆反”即指此。

②唐方镇名。广德二年(764)更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处置使为江南西道都防御团练观察使,通称江西。咸通六年(865)升为镇南节度使。乾符元年(874)废镇南节度使,复为江南西道观察使。龙纪元年(889)复为镇南节度使。治洪州(治今南昌市)。较长期领有洪、饶、吉、江、袁、信、虔、抚八州,相当今江西省。宋初废。

③巡抚名。明永乐后间设巡抚镇守,成化后定为巡抚,但仍或遣或罢,嘉靖六年(1527)始定设。四十年(1561)加兼理军务。驻南昌府(治今江西南昌市)。辖江西省除南安、赣州二府以外的十一个府,兼制南直隶安庆府,湖广兴国、通城、崇阳、浏阳、咸宁、平江、茶陵等州、县。清初仍辖十一府,康熙三年(1664)兼辖南安、赣州二府,即今江西全省。民国废。


(1)地区名。隋、唐以前,习惯上称长江下游北岸淮水以南地区为江西;从江东而言,又可泛称长江以北包括中原地区在内为江西,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“江西皆反”,即此意。(2)唐方镇名。唐广德二年(764年)更洪吉都防御团练观察处置使为江南西道都防御团练观察使,通称江西。治洪州(治今江西南昌市)。较长期领有洪、饶、吉、江、袁、信、虔、抚八州,相当今江西省。建中四年(783年)升为节度使。贞元元年(785年)复为都团练观察使。咸通六年(865年)升为镇南军节度使,乾符元年(874年)废镇南军节度使,复为江南西道观察使。龙纪元年(889年)复升江南西道观察使为镇南军节度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萝斋

   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王屋山下。即唐岑参别业。岑参 《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萝旧斋》 诗: “早年家王屋,五别青萝春。”在今河南省济源市西王屋山下。为唐诗人岑参的别业。岑参诗云:“早年家王屋,五别青萝春。”即此。

  • 耿家庄

    即今辽宁清原满族自治县西南耿家堡子。乾隆 《钦定盛京通志》 卷51: “耿家庄卡路,在英峨边门内。”

  • 赐儿山

    即云泉山。在今河北张家口市西三里。山之东麓有云泉寺,俗传可祈神求子,故名赐儿。今为旅游胜地。

  • 大金川土司

    明置,属威州。在今四川金川县。清康熙六十一年(1722)土舍莎罗奔归诚。雍正元年(1723)改置大金川安抚司。

  • 宝光寺

    晋为石塔寺,北魏改名宝光寺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。《洛阳伽蓝记》 卷4: “在西阳门外御道北。有三层浮图一所,以石为基,形制甚古,画工雕刻。”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城北,距成都19千米。相传始建

  • 关岭驿

    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。旧属镇宁州。《清一统志·安顺府》 “安庄驿”条下:“又州南旧有关岭驿。明万历中置,本朝雍正六年裁。”

  • 毕尔罕窝集

    在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一》:毕尔罕窝集“在宁古塔城西北二百二十里,西接塞齐、和伦等窝集”。又“毕尔罕河在宁古塔城西一百四十里。源出毕尔罕窝集,东南流会爱哷河入毕尔腾湖(今镜泊湖)”。

  • 礼店文州元帥府

    蒙古至元七年(1270)置,属脱思麻路。治所在今甘肃礼县东四十里。明洪武四年(1371)改为礼店千户所。

  • 盘夷戍

    在今青海湟中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五年 (428),“河西王蒙逊伐秦,至盘夷,秦相国元基等将骑万五千拒之。蒙逊还攻西平”。

  • 颍上县

    隋大业二年 (606) 置,属汝阳郡。治所在郑城 (今安徽颍上县南)。《寰宇记》 卷11颍上县: “以地枕颍水上游为名。” 唐属颍州,武德四年(621) 移治今颍上县。宋属顺昌府。金属颍州。清属颍州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