汕尾镇
即今广东汕尾市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汕尾镇“雍正七年设巡检司。寻废。乾隆二十一年设县丞一员驻此”。
古镇名。即今广东省汕尾市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于此设巡检司,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又设海丰县县丞驻此。
即今广东汕尾市。《清一统志·惠州府》:汕尾镇“雍正七年设巡检司。寻废。乾隆二十一年设县丞一员驻此”。
古镇名。即今广东省汕尾市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于此设巡检司,乾隆二十一年(1756年)又设海丰县县丞驻此。
①战国魏邑。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古城。《史记·魏世家》:文侯二十四年(前422),“秦伐我,至阳狐”, 即此。②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齐宣公四十三年(前413),“伐晋,毁黄城,围
亦名瓦河山。在今西藏类乌齐县南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3:瓦合大山“在类乌齐西南。山大而峻,路险难行,四山相接,绵亘一百六十里,四时积雪”。清康熙五十九年(1720)云南官兵三百余名,至此山下扎营,一夜
即今河南伊川县东北二十里彭婆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建中四年 (783),李希烈遣别将取尉氏,围郑州,“逻骑西至彭婆,东都士民震骇”。北宋置彭婆镇,属河南县。金属洛阳县,民国初设县佐驻此。即今河南省伊川
元至元十一年(1274)置,属邓川州。治所在今云南洱源县南二十六里凤羽。明初仍存,后废入浪穹县。古县名。元降凤羽郡置,治今云南省洱源县南凤羽镇。属邓川州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年)并入浪穹县。
南齐永明三年 (485) 置,为齐兴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黄州市北。北周废。
东汉建初四年 (79) 改纶氏县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登封市西五十四里颍阳镇。西晋废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武林县复置,属洛州。大业元年 (605) 改为嵩阳县 (徙治今登封市)。
即斡里扎河。今蒙古国东方省乌尔扎河。《元朝秘史》 卷4: 金国皇帝因塔塔儿部不从命,遣王京丞相 (即完颜襄) 征讨,将塔塔儿人逆着浯勒扎水追来。
在今上海市卢湾区兴业路76号(原望志路106号)。1921年7月23日,各地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推派毛泽东、董必武、何叔衡、陈潭秋、王尽美、邓恩铭、李达、李汉俊、刘仁静、张国焘和陈公博、周佛海,陈独秀指派
即何国。都城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1: 屈霜你迦国“周千四五百里,东西狭,南北长。土宜风俗同飒秣建国”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“何,或曰屈霜你迦。”
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古日古勒台河。《清一统志 · 巴林部》: 野鸡河 “在旗北一百里。蒙古名戈尔戈台。源出葱山,东南流,入黑河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