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汉阳山

汉阳山

①亦名北山、故垒山。在今四川剑阁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6隆庆府:故垒山“在普安县北二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剑州:汉阳山在“州北二里。峰峦高耸,州之主山也。亦谓之北山,或谓之故垒山,有姜维拒钟会故垒”。

②在今四川江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江安县:汉阳山在“县南四里。孤高突起,为南境之望”。

③在今四川高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63叙州:汉阳山,“《叙南续志》:画于庆符县图,其山在庆符之西,长宁军清平砦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庆符县:汉阳山“在县北八十里。相传诸葛武侯南征,驻军此山。或云:故汉阳县盖治此山之侧”。今崖壁上刻“武侯征蛮故道”六字犹存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马阴山

    在今内蒙古杭锦旗西。《清一统志·鄂尔多斯》:马阴山“在右翼后旗西一百四十里。蒙古名阿克塔和邵”。

  • 窦家寨

    在今广西藤县西南一百二十里道家村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藤县西南道家圩。明、清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笮桥

    ①又名夷星桥、夷里桥、竺桥。战国时秦建。在今四川成都市西南南河上。《寰宇记》 卷72华阳县: 笮桥 “以竹索为之,因名”。《晋书·桓温传》: 永和三年 (348),桓温灭李氏成汉,“ (李) 势于是悉

  • 嗣武县

    金正大三年 (1226) 置,属绥德州。治所在今陕西米脂县西北古城山上。元初废。

  • 虎井屿

    又作虎穴屿。在今台湾省澎湖岛西南。清蒋毓英 《台湾府志》 卷3: 虎穴屿 “形如猛虎,中裂一港,故名。南风起,澎民张网于此。及冬而归”。高拱乾 《台湾府志》 卷1作虎井屿,谓 “形如虎临深”。

  • 栗港

    一名烈港。即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西北沥港。北宋属定海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定海县: 烈港在 “县西北五十里。东出海,近金塘山。嘉靖三十一年,贼汪直引倭入定海关,官军击却之,遂移泊于此”。即今浙江

  • 广成苑

    一作广城苑。在今河南汝州市西。《后汉书·孝安帝纪》:永初元年(107),“以广成游猎地及被灾郡国公田假与贫民”。唐李贤注曰:“广城,苑名,在汝州西。”马融有《广成颂》。《后汉书·孝桓帝纪》:延熹元年(

  • 萝摩亭

    一名萝藦亭、萝蘑亭、落漠城。在今山西太谷县西北。《水经·洞过水注》: “ (涂) 水出阳邑东北大嵰山涂谷,西南径萝蘑亭南,与蒋谷水合。”《元和志》 卷13太谷县: “萝藦亭,俗名落漠城,在县西北十九里

  • 汉南县

    西魏改华山县置,为宜城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宜城市。隋属襄阳郡。贞观八年(634)废。古县名。西魏改华山县置,治今湖北省宜城市。属襄阳郡。唐贞观八年(634年)废。

  • 上宜川

    在今河南宜阳县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开元十年(722),“上幸寿安兴泰宫,猎于上宜川”,即此。在今河南省宜阳县西南。唐开元十年(722年),玄宗猎于上宜川,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