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南县
西魏改华山县置,为宜城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宜城市。隋属襄阳郡。贞观八年(634)废。
古县名。西魏改华山县置,治今湖北省宜城市。属襄阳郡。唐贞观八年(634年)废。
西魏改华山县置,为宜城郡治。治所即今湖北宜城市。隋属襄阳郡。贞观八年(634)废。
古县名。西魏改华山县置,治今湖北省宜城市。属襄阳郡。唐贞观八年(634年)废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东牛房圈村。清置把总驻守。
南北朝时西域国名。在今阿富汗东北角兴都库什山北瓦罕地区。《魏书·西域传》: 钵和国 “在渴槃陁西。其土尤寒,人畜同居,穴地而处。 又有大雪山, 望若银峰。 其人畜唯食饼
元置,属顺元路安抚司。治所在今贵州修文县东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修文县东北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后废。
即莎车国。南北朝时西域国名。都城在莎车城 (今新疆莎车县)。《北史·西域传》: 渠沙国“居故莎车城,在子合西北,去代一万二千九百八十里”。
隋仁寿四年(604)改广通渠为永通渠。又名富民渠。起自今陕西西安市西北,引渭水东绝灞河,略循西汉漕渠故道,经临潼、渭南、华县、华阴四县市之北,东至潼关达黄河。见“广通渠”。
在今云南马关县东南三十六里都龙镇。清兵自马白关出兵抗法,收复我国失地,光绪十五年(1889)置,属安平厅。
在今广西梧州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梧州府苍梧县: 漓水关 “在城西南。《汉志》: 苍梧郡有漓水关,即此。今湮”。
即今吉林洮南市西北瓦房镇。民国熊知白《东北县治纪要》辽宁洮南县:“县属瓦房,距县治西北一百十里。距洮安县西八十里。”1946年为姚北县治。在吉林省洮南市西北部。面积248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
①在今山西盂县东北。《山海经·北次三经》:“白马之山,其阳多石玉,其阴多铁,多赤铜,木马之水出焉,而东北流注于滹沱。”北魏于此置白马关。②亦作扑马山。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:祖州有“
即今青海玛沁县北之切木曲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齐普河“在黄河西岸,发源自滂马山。相近诸山所出四水合流,名图声图河,西北流六十余里,有喀尔吉岭及相近诸山,流出七水汇流,名得尔多河,东北行百余里,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