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祐陵
北宋徽宗陵墓,南宋初葬于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。本名永固陵,后改永祐。
北宋徽宗陵墓,南宋初葬于今浙江绍兴县东三十六里宝山南麓。本名永固陵,后改永祐。
即今河北承德市的别称。以在滦河之北而得名。清纪昀 《滦阳消夏录》,是乾隆己酉 (1765) 夏在此 “追录见闻,忆及即书”。河北省承德市的别称。因地处滦河之阳,故名。清纪昀著有《滦阳消夏录》。
古名龙神堂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峨眉山,距报国寺二里,为峨眉山著名寺院之一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41峨眉县:伏虎寺“在大峨山。寺后鞠家漕,有新开寺。右静室名龙凤庵,一名萝峰庵;左静室名飞龙庵,在玉女峰
①即林家甸。今黑龙江省林甸县。②亦名林扒镇。即今河南邓州市西南林扒镇。清乾隆 《邓州志》 卷5 《集镇》: 林家店 “在州西南五十里。有集”。
北宋置,属临颍县。在今河南临颍县境。在四川省邻水县西部。面积43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合流,人口 1040。因地处清溪河、芭蕉河二水合流处得名。1949年为合丰乡,1958年改公社,19
又作江达宗、札木达城。即今西藏工布江达县西北江达。清乾隆 《西域同文志》 卷18: “西番 (藏) 语: 佳,即佳囊也; 木,语词。城在佳囊楚旁,因以为名。”
①三国吴宝鼎元年(266)分会稽郡置,属扬州。治所在长山县(今浙江金华市)。以郡在金华山之阳、縠水之东而得名。辖境相当今浙江金华江、衢江流域各市县。南朝陈天嘉三年(562)改名金华郡。隋大业初及唐天宝
南朝宋孝建元年 (454) 侨置,属雍州。寄治襄阳 (今湖北襄樊市汉水南襄阳城)。后废。
在今贵州毕节市东。《清一统志 · 大定府》: 威镇河 “在毕节县东十里。南流入响水河”。
源出今河南渑池县东北广阳山,南流入谷水。《水经·谷水注》: “谷水又东,左会北溪,溪水北出黾池山,东南流注于谷。疑即孔安国所谓涧水也。”
在今湖南桑植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安福所:八斗溪“在所(今桑植县)北。绕城而西,合永定诸溪水,入(九溪)卫境,合喝堡诸溪。亦名酉水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