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清场
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南四十里永清镇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永清场“即流湖场,在治东南四十里”。
即今四川安岳县东南四十里永清镇。清道光《安岳县志》卷7:永清场“即流湖场,在治东南四十里”。
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南沙枣园村。《清一统志·安西州》 “巴颜布喇”条下:沙枣城“在(敦煌)县西南三十里,通锡尔哈勒津当城之要路”。
战国韩地。在今河南宜阳县西。《战国策·东周一》: 秦攻宜阳,周君对赵累曰,“宜阳城方八里,材士十万,粟支数年”。《史记·苏秦列传》: 苏秦说韩宣子曰,“韩北有巩、成皋之固,西有宜阳、商阪之塞”。古邑名
元置,属容州路。在今广西容县东南五十里。
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晋陵郡置,治所在常熟县 (今江苏常熟市西北)。《元和志》 卷25常州:“ (隋) 于常熟县置常州,因县为名。” 后移治晋陵县(今江苏常州市)。大业初改为毗陵郡。唐武德三年(6
唐天宝元年 (762) 改方与县置,属鲁郡 (后改兖州)。治所在今山东鱼台县西旧城集。《元和志》 卷10鱼台县称: “因县北有鲁君观鱼台,故名。” 元属济州,至元二年 (1265) 并入金乡,三年 (
俗名皇娘娘台。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五里金羊乡宋家园村。清乾隆《五凉全志·武威县志》:刘林台“城西北五里。相传窦融筑,旧名窦融台。明洪武初百户刘林战死台下,人重其节,改今名”。
①在今江苏吴江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苏州府吴江县:汾湖在“县东南六十里,与浙江嘉善县分界。亦曰分湖。东合诸湖荡,又东通三泖,入华亭界。其北连诸湖港,入莺脰湖。嘉靖中,倭贼往往出没于此”。②即今江苏
吐蕃置,在今甘肃临夏县南。《宋史·王韶传》:熙宁六年(1073),“瞎征以其间据河州,韶进破诃诺木藏城”。即此。
在今湖北监利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8监利县:仓库院“在县北八十里。相传曹植曾建城邑,立仓库于此”。
①战国秦置,属巴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合川市。《后汉书·岑彭传》: 建武十一年 (35),伐公孙述,“ (岑) 彭到江州,以田戎食多,难卒拔,留冯骏守之,自引兵乘利直指垫江”。即此。东汉建安六年 (201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