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宁堡寨
在今甘肃岷县东六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岷州卫“茶埠峪寨”条下:“自是而东又有冷落山、永宁堡、弄松堡三寨。”
在今甘肃岷县东六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岷州卫“茶埠峪寨”条下:“自是而东又有冷落山、永宁堡、弄松堡三寨。”
在今广东吴川市西南吴阳镇西南鉴江东岸。明万历九年(1581)移宁村巡司于此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吴川县:宁川所“又北有宁村巡检司,治川滘,后迁县西北之地聚村, 又迁于芷芎口”。
一名钱塘。南朝时海塘名,在今浙江杭州市城区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 引刘道真《钱唐记》:“防海大塘在县东一里许,郡议曹华信家议立此塘以防海水。”即“防海塘(1)”。
在今云南通海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河西县: 碌磎河 “在碌磎山下。自县 (今河西镇) 北水磨村流入,周回八十里。中产鱼族,甚美,流经通海县,为通海河”。
明洪武十年(1377)降西和州置,属巩昌府。治所即今甘肃西和县。民国初属甘肃渭川道。1927年直属甘肃省。在甘肃省东南部、西汉水上游。属陇南市。面积 1861 平方千米。人口38.5万。辖2镇、22乡
即今湖南祁东县东南五十四里归阳镇。明置巡司于此,清乾隆二十一年(1756)移驻其东二十里之排山驿。
在今河南禹州市东北。《水经·潠水注》:皇陂水“出西北皇台七女冈北”。《寰宇记》卷7阳翟县:七女冈“在县东北三十里。下有七女泉,流至长葛入洧”。
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北沙洲坝白屋子。是一栋砖木结构的农村民房。1933年4月红军总政治部从叶坪迁此。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和军委机关报《红星报》主编邓小平在此办公和居住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
在今四川平武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龙安府平武县:火风山“在府北十里。山势峭险,其麓即箭楼山,拥抱府城。一名旗山”。
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。《晋书·刘聪载记》: 建兴初,刘聪将赵染夜入长安城,“旦退逍遥园”。《水经· 渭水注》: 渭水 “上承沈水,东北流径邓艾祠南,又东分为二水,一水东入逍遥园”。皆此。在今陕西省西安市
原名郭隆寺,亦曰古隆寺。藏语意即鹰沟。在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西宁府二》:广慧寺“在西宁县北一百三十里。旧名尔郭隆寺。本朝雍正四年赐额佑宁寺。乾隆十四年御书真如权应扁额。三十五年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