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永乐宫

永乐宫

①北魏离宫。在平城北苑中,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载:太和元年(477)九月,“起永乐游观殿于北苑,穿神渊池”。后来永乐游观殿围筑墙垣,成为永乐宫,神渊池即永乐宫池。太和十六年(492)孝文帝“移御永乐宫”。

②原在今山西芮城县西永乐镇,通称永乐宫。相传为道教“八仙”之一的吕洞宾故里,唐代建为吕公祠。蒙古中统三年(1262)重建,改号纯阳宫。宫内主体建筑有三清殿、纯阳殿、重阳殿等。各殿精美的元代壁画,为我国绘画史上的杰作。旧址因在三门峡水利工程淹没区内,1959年开始迁于芮城北古魏城遗址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原名大纯阳万寿宫。在山西省芮城县城北3千米龙泉村东侧。原在芮城西向20千米的永乐镇上。据道藏中有关典籍和宫内碑文记载,为道教“八仙”之一的吕洞宾诞生地。吕氏死后,乡人将其故居改为吕公祠。金末增修门庑,扩充为道观。蒙古太宗三年(1231年)毁于火,其时新道教全真派首领丘处机等人,受朝廷宠信,祖师吕洞宾倍受尊崇,次年敕令升观为宫,封真人号曰“天尊”,并派河东南北两路道教提点潘德冲主持,营建此宫,历时15年。至中统三年(1262年)建成主体建筑,至正十八年(1358年)纯阳殿壁画竣工,前后110多年,几乎与元朝共始终。明、清两代,曾作小规模维修和补绘,较完整地保存了元代艺术宝藏。宫内主体建筑即宫门、龙虎殿、三清殿、纯阳殿、重阳殿,垂直排列于中轴线上,其中宫门为清代建筑,余皆元建。三清殿最大,位置在前,与一般寺庙主殿在后截然不同,而与皇宫设置近似。各殿精美的元代壁画(包括栱眼壁画),总面积达 1000 平方米,题材丰富,笔法高超,为绘画史上的杰作。因永乐宫旧址在三门峡水利工程淹没区内,1959年开始将全部建筑和壁画迁移至新址复原保存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永乐宫三清殿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万川县

    ①北周改安乡县置,为万川郡治。治所即今四川万县市。同治《万县志》卷2:“万川亦以居群川所会为名。”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为南浦县。②隋大业初改义招县置,属义安郡。治所即今广东大埔县。唐武德初废。古县

  • 海刘支线

    又称刘顶支线。从江苏海州 (今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) 南至刘顶煤矿。为陇海铁路支线。1940年建成。1945年拆除。

  • 阳三川

    在今甘肃庄浪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5平凉府:“阳三川在庄浪县西南七十里。山阳有三川,故名。”

  • 福星山

    在今广东广宁县城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广宁县: 福星山 “在县治北。圆秀如覆釜,城跨其上”。

  • 帽山

    ①在今广西武鸣县西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1武缘县: 帽山在 “县西十五里。山形圆耸”。②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5太平府: 帽山 “在安平州治西北。以形似名”。③古岛屿名。即今印

  • 石菌铺

    在今福建同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同安县:石菌铺在“县南海滨,为烽堠之所。嘉靖四十年倭贼自漳州府长泰县突犯同安, 乡兵袭击之,贼窜石菌海滨是也”。在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南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泉州

  • 圣泉

    ①在今四川巫山县东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(巫)县之东北三百步有圣泉,谓之孔子泉。其水飞清石穴,洁并高泉,下注溪水。”②在今贵州贵阳市西八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8贵州宣慰司:圣泉“在宣慰司城(今贵阳市)

  • 云母殿

    北魏平城宫殿堂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北。《南齐书·魏传》 载:太武帝“所居云母等三殿,又立重屋,居其上”。此云母殿疑即《魏书·太祖纪》 所载之“云母堂”。

  • 修岭

    又名梅岭。俗呼为秀岭。在今江西广昌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建昌府广昌县 “血木岭” 条下: 修岭 “在县西南六十里,接宁都县界。《旧志》:县西南百二十里有梅岭,与赣州虔化县分界。盖即修岭矣”。

  • 辰山

    ①又名神山、细林山、秀林山。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十八里。梁简文帝《秀林山铭序》:“神山本名秀林山,或称辰山。”②在广西桂林市西北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3桂林府:辰山“山有三岩,下岩曲折而入,石室穹然。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