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井堡
在今贵州黎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:水井堡在“府南二十里。有土城,周一里”。
在今贵州黎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黎平府:水井堡在“府南二十里。有土城,周一里”。
即跋那山。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南。唐杜佑《通典·州郡三》 榆林郡:“西北到黄河二十里,去纥那山一百二里。”
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桑植安抚司:小涧“在城(今美坪峒)西南。有两涧合流,盘旋司南,不通舟楫”。
在今河北抚宁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马头嶷寨在“县北二十里, ……皆民堡”。
在今河南卢氏县境。1946年革命根据地置卢雒县治此。
明洪武初置,属清远卫。治所在南雄府 (今广东南雄县)。后废。
即都江堰。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上。《元史·河渠志》: “蜀堰,江水出蜀西南徼外,东至于岷山,而禹导之。秦昭王时,蜀太守李冰凿离堆,分其江以灌川蜀,民用以饶。”
亦名五将山、冯山。在今陕西礼泉县北三十里。宋敏求 《长安志》 卷16醴泉县: “武将山在县西北五十里。” 唐宝应元年 (762) 肃宗葬于此,名建陵。
1913年析姚州白盐井地方置,属云南腾越道。治所在白盐井 (今云南大姚县西北五十四里石羊镇)。民国 《云南盐丰县地志资料稿》: “命名之义,取盐业大盛,源之而不竭,故曰盐丰。”1929年直属云南省。1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光化三年 (900) 升桂管都防御观察招讨处置等使置,治所在桂州 (今广西桂林市)。北宋初废。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光化三年(900年)升桂管经略使置,治桂州(今广西桂林市)。北宋初废。
即今黑龙江省逊克县 (奇克镇)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 卷2: 奇克县 “地濒黑龙江右岸,旧名奇克特”。1942年改置逊克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