毛岱
又作毛代。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南毛岱。清咸丰《古丰识略》卷10关津:毛岱渡口“在湖滩河朔西北。距城二百四十里”。“毛岱”,即蒙古语“毛都太”,意为有树。
又作毛代。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东南毛岱。清咸丰《古丰识略》卷10关津:毛岱渡口“在湖滩河朔西北。距城二百四十里”。“毛岱”,即蒙古语“毛都太”,意为有树。
即今吉林永吉县东北江密蜂镇。向为孔道,旧吉敦铁路经此。《吉林乡土志》:“相传此地曾有江姓养蜂于此,故名。后因年代久远,误将‘蜜蜂’二字,书为‘蜜峰’,沿用至今, 习而不察,遂失当初命名之真意矣。”
清置,属怀远营。在今四川冕宁县南漫水湾镇 (松林)。设把总分防。
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同心乡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兴文县“南寿山”条下:“宋时蛮酋卜漏据山为寨,一豆一蛮,数有五斗,故名五斗夷。”坝以此名。明《万历武功录》卷5:万历二年(1574)讨都掌蛮,“诸军直上五斗
①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属纳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南境。《寰宇记》 卷88泸州: “南至土纳州都宁县三百二十里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 属都宁郡,乾元元年 (758) 属纳州。后废。②唐置,属
五代方镇名。吴置,治所在寿州 (今安徽寿县)。南唐改为清淮军。后周显德四年 (957) 复名忠正军。北宋初废。五代方镇名。五代吴升寿州置,治寿州(今安徽寿县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省寿县、长丰等县及淮南市部
清置,在今四川越西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宁远府二》: 柏香汛 “地名柏香坪,为普雄诸番出入之路。本朝雍正六年设都司驻防。筑城周二里,今改为汛”。
元至治中 (1321—1323) 置,属漳州路。治所即今福建平和县东南南胜。后至元三年 (1337)移治今平和县 (小溪镇)。至正十六年 (1356) 改名南靖县,并徙治双溪之北,即今福建南靖县东北靖
西魏大统十年 (544) 置,为岷州治。治所在溢乐县 (今甘肃岷县)。北周辖境相当今甘肃岷县一带。隋初废。
在今广东广州市六榕路。始建于南朝宋。梁大同三年(537)诏许昙裕法师在此建一木塔,以供奉从域外携回的佛骨,赐号宝庄严寺舍利塔。塔建在寺内大殿前。五代南汉时,改称长寿寺。北宋初寺和塔皆毁于火,端拱二年(
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金吾暗沙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西南社礁。1947年改名金吾暗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