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里山
即今陕西洛南县南五十里中干山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 武里水 “南出武里山”。即此。
即今陕西洛南县南五十里中干山。《水经·洛水注》: 武里水 “南出武里山”。即此。
明永乐八年 (1410) 置,属奴儿干都司。治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绥芬河支流舒范河流域。后废。明永乐八年(1410年)置,治所今址不详。辖境约当今黑龙江省绥芬河支流舒范河流域。属奴儿干都司。后废。
又名江东桥。即今福建龙海市北江东桥。建于南宋嘉定年间。相传初建时,桥基屡建不稳,偶见有虎负子渡江,乃就该处水中礁上垒石建墩,桥基遂固。故又名虎渡桥。《清一统志·漳州府》: 虎渡桥 “在龙溪县东四十里,
即今广东怀集县西北冷坑镇。清乾隆《梧州府志》卷2墟市:怀集县有冷坑墟。
即今贵州盘县特区东北羊场乡。《清一统志·兴义府》 “在城铺”条下:又有“羊场铺”等皆戍守处。
即今广东高州市南陈峒。清光绪《茂名县志》卷2:“南之东三十里陈洞墟。”
在今甘肃徽县西十五里。《水经·漾水注》:仇鸠水“发鸠溪南,径河池县故城西,王莽之乐平亭也。其水西南流注浊水”。
唐置,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南洛河南岸。唐置,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洛河与甘水河会合处。为唐代长安、洛阳间南道交通驿站。《旧唐书·吕元膺传》:元膺为东都留守,“都亭驿卒五人,甘水驿卒三人”;许浑《晨装》,本注
即今浙江绍兴市东南平水江。《清一统志·绍兴府》:平水溪“在会稽县东南三十五里。镜湖三十六源之一也。唐咸通元年,浙东‘贼’裘甫,游骑至平水东小江。又光启二年,钱镠讨刘汉宏,将兵自诸暨趋平水,凿山通道五百
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治上川口镇。1931年民和县自古鄯堡移治于此。
①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析瀚海都督之掘罗勿部置,为回纥羁縻州,属灵州都督府。侨治温池县 (今宁夏盐池县西南惠安堡镇附近)。后废。②唐贞观二十二年 (648) 以俱罗勃部置,属燕然都护府。在今俄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