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昌军

武昌军

①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元和元年 (806)升鄂岳观察使置,治所在鄂州 (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)。辖境较长期领有鄂、岳、蕲、黄、安、申、光等州,约当今湖北广水、应城、汉川以东,河南淮河以南,固始、商城及湖北英山、黄梅以西,湖南洞庭湖和汨罗江以北地。五年 (810) 废。宝应、太和、大中时均曾复置,皆不久废。文德初又置,天祐二年(905) 并入淮南。五代吴复置,北宋初废。

②南宋嘉定十四年 (1221) 置,治所在武昌县(今湖北鄂州市)。十五年 (1222) 改名寿昌军。


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元和元年(806年)升鄂岳观察使置,治鄂州(今湖北武汉市武昌)。辖鄂、岳、蕲、黄、安、申等州,约今湖北省广水、应城、汉川等市和长江以东,河南省淮河以南,湖南省洞庭湖流域和汨罗江以北地区。五年罢。宝历、太和间,大中初均复置,皆旋废。文德元年(888年)复置。天祐二年(905年)归杨行密有。后属吴、南唐,领州不详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章村街

    即今浙江鄞县西南四十八里章水镇。清光绪 《鄞县志》 卷2 《市镇》: 县西南有章村街。

  • 虎渡河

    长江支津。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西南、公安县西。大江径此分流至湖南安乡县南入洞庭湖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64江陵府: 虎渡堤 “在大江之南岸”。《清一统志·荆州府一》: 虎渡河 “在江陵县西南二十里龙洲南岸

  • 莫门军

    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在洮州城内 (今甘肃卓尼县西洮河南岸)。后废。唐仪凤二年(677年)置,驻洮州城(今甘肃临潭县)。属陇右节度使。宝应元年(762年)废。

  • 闽侯县

    1913年3月由闽县、侯官两县合并置,取两县首字为名。为福建省会。治所即今福建福州市。其后为闽海道治。1928年直属福建省。1944年改名林森县。1933年11 月,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蔡廷锴等在福州城

  • 南溪池亭

    在今陕西大荔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同州府》: 南溪池亭 “在大荔县东南十五里。唐刺史王龟建,御史中丞蔡曙作记”。

  • 流溪县

    唐开耀元年 (681) 置,属果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南九十里金风镇。北宋熙宁六年(1073) 省入南充县。南宋绍兴二十七年 (1157) 复置。宝庆三年 (1227) 属顺庆府。元至元二十年(12

  • 決水

    即今史河。为淮河支流。源出安徽金寨县西南牛山,名牛山河,北流经梅山镇,入河南固始县境,名史河,北流至县东北界入淮河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庐江郡雩娄县:“決水北至蓼入淮。”《水经·決水》:“決水出庐江雩娄

  • 蒲台 (臺) 镇

    北宋置,属渤海县。在今山东滨州市东南蒲城乡。

  • 俱毗罗碛

    在今新疆新和县以西地区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安西西出柘厥关,渡白马河,百八十里西入俱毗罗碛。”

  • 彭错岭

    即盆苏克灵城。今西藏拉孜县东北彭错林。藏语意为富饶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