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武威文庙

武威文庙

在今甘肃武威市城东南隅。据庙内 《凉州卫儒学记》 碑记载,始建于明正统二年 (1437),后经重修扩建。由东西两组建筑构成。西以大成殿为中心,前有泮池,后有尊经阁。东以文昌祠为中心,前有山门,后有崇圣祠。主体建筑大成殿,面宽、进深均为三间。殿内桁下墨书 “大明正统”、“三年肇建”,脊桁下墨书 “大清顺治重修”。尊经阁上下两层,均面宽三间,进深两间。清康熙 《重修文庙碑记》 有重修尊经阁高基瓴脊的记载。庙内碑石林立,其中西夏碑尤为著名。


在甘肃省武威市区东南隅。始建于明正统二年(1437年),后经重修扩建。坐北向南,由东西两组建筑构成。南北长170米,东西宽90米,总面积1.53万平方米。西以大成殿为中心,前有泮池、状元桥,后有尊经阁,中为棂星门、戟门。东以文昌祠为中心,前有山门,后有崇圣祠,中为二门、戏楼。左右祠宇、庑殿对称。主体建筑大成殿,面宽3间,进深3间,周围绕以回廊,平面呈方形,重檐歇山顶,高台基,前有月台。殿内桁下墨书“大明正统”、“三年肇建”,脊桁下墨书“大清顺治重修”。尊经阁,重檐歇山顶,高台基,平面呈方形,上下两层均面宽3间,进深2间。清康熙《重修文庙碑记》有重修尊经阁高基瓴脊的记载。庙内古柏蓊郁,碑石林立,其中西夏天祐民安五年(1094年)立《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》,又称西夏碑,尤为著名。文庙和西夏碑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北漳堡

    在今河北成安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广平府二》 “郭方堡”条下:北漳堡“在(成安)县西北十二里”。

  • 将旗岭

    在今浙江台州市黄岩区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黄岩县: 将旗岭 “在县西四十里。旧为屯营处”。

  • 青居街

    又称青居场。即今四川南充市南青居镇。民国 《南充县志》 卷1: 青居场 “在治南三十里青居山下,前后津之间。建市于乾隆三十八年,扼南道水陆之冲”。

  • 羊坪

    即今云南永胜县东北十六里羊坪彝族乡(中羊坪)。清康熙二十年(1681)置羊坪土千总。1956年并入宁蒗彝族自治县。1960年划归永胜县。

  • 北岛州长官司

    元置,属管番民总管。治所在今贵州罗甸县东南。后废。元置,治今贵州省罗甸县东南八达。属八番顺元宣慰司。后废。

  • 上洛县

    ①三国魏改上雒侯国置,属京兆郡。治所即今陕西商州市。西晋为上洛郡治。北魏为洛州治。北周为商州治。隋为上洛郡治。唐复为商州治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上洛郡治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商州治。元废。②南齐改

  • 定昌路

    元至元十二年 (1275) 置,属罗罗蒙庆等处宣慰司。治所在今四川米易县西北普威彝族乡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德昌、米易二县相连地区。二十三年(1286) 改为普济州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置,治今四川省

  • 三江府

    明永乐五年(1407)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麻溪县(今越南北部永富省红河右岸锦溪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永富省部分及河宣省南部地。宣德二年(1427)以后地入安南。

  • 平周县

    ①西汉置,属西河郡。治所在今山西介休市西(一说在今山西灵石县境)。东汉末废。②南朝宋改平州县置,属北巴西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平昌县。梁普通六年(525)改为平州县。③亦作平州。南朝宋置,属白水郡。治所在今

  • 婆日县

    唐贞观元年 (627) 析威远县置,属荣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威远县西北五十里。八年 (634) 废入威远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