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原郡
①南朝梁太清三年 (549) 分吴郡置,属吴州。治所在海盐县 (今浙江海盐县城东南隅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海盐县和海宁市地。陈废。
②东魏武定八年 (550) 分下邳郡置,属东徐州。治所在武原县 (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泇口乡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邳州市地。北周属邳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东魏武定八年(550年)析下邳郡置,治武原县(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泇口)。属东徐州。辖境约相当于今江苏省邳州市及其附近一带。北周属邳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①南朝梁太清三年 (549) 分吴郡置,属吴州。治所在海盐县 (今浙江海盐县城东南隅)。辖境相当今浙江海盐县和海宁市地。陈废。
②东魏武定八年 (550) 分下邳郡置,属东徐州。治所在武原县 (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泇口乡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邳州市地。北周属邳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东魏武定八年(550年)析下邳郡置,治武原县(今江苏邳州市西北泇口)。属东徐州。辖境约相当于今江苏省邳州市及其附近一带。北周属邳州。隋开皇初废。
又作俚岛。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北俚岛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作里岛。
清代内蒙古六盟中的西部二盟。即伊克昭盟和乌兰察布盟。旧内蒙古六盟中伊克昭、乌兰察布二盟的合称。
在今江苏南通市南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3通州: 褚家沙在 “州南三十里江中。其西北为江阴之青草沙,其西为蒲沙,而褚家沙当其外口,倭贼北犯,易于登涉,亦汛守要处也”。
一作川水。即今陕西岐山县东河上游。源出岐山县东北谷,东南流至扶风县西入雍水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“关中灵轵
元至元二十五年(1288)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即今云南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。民国《元江全属地志说明书》:“以礼社江得名,又以元代所命名,故称元江。”辖境约当今云南新平以南,元江、绿春以西,景洪以北
唐天宝元年(742)改清源县置,属清源郡。治所即今福建仙游县。《元和志》卷29泉州仙游县:仙游山“在县西三十里,县因以为名”。清同治《福建通志》卷2 《沿革》:仙游县“临川何氏兄弟九人学道于此仙去,故
即破冈渎。故址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。南朝梁时避太子讳,改为破墩渎。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南齐中兴元年 (501),东昏侯使申胄 “屯破墩以为东北声援”; 后萧衍克建康,遣其弟 “恢屯破墩”。即此。在今江苏
即今江西南康县北龙华乡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8:南康县北有龙华江墟。
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 置,属越巂郡。治所在今云南永胜县境。三国蜀建兴三年(225) 属云南郡。南朝宋改东古复。
在今云南腾冲县东北一百三十八里大塘。明、清为腾越越九隘之一。见乾隆《腾越州志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