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楚国

楚国

①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,都彭城 (今江苏徐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、浙江全境,河南东南部,山东南部,安徽淮河以北及东南部地区。西汉高帝四年 (前203) 为刘邦所灭。

②西汉高帝五年 (前202) 封齐王韩信为楚王,都下邳 (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镇东)。辖境包括今山东南部、河南东部和江苏、安徽淮河以北之地。次年国除,封淮阴侯,以其地分为二,封弟交为楚王,都彭城 (今江苏徐州市)。景帝三年 (前154) 后辖境仅有今江苏徐州市及铜山县附近之地。地节元年(前69) 改为彭城郡,黄龙元年 (前49) 复为楚国。东汉章和二年 (88) 改为彭城国。


(1)秦亡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,都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江苏、浙江两省全境,河南省东南部,山东省南部,安徽省淮河以北及其东南部地区,后为刘邦所灭。(2)西汉高祖五年(前202年)封韩信置,都下邳县(今江苏睢宁县西北古邳东)。辖境包括淮东、淮西,西至陈县(今河南淮阳县),尽有淮北之地。次年国除,分其地为两国。立弟刘交为楚王,都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。景帝以后辖境约当今江苏省徐州、睢宁、宿迁、邳州及安徽省萧县、濉溪等地。地节元年(前69年)改为彭城郡,黄龙元年(前49年)复为楚国。东汉章和二年(88年)改为彭城国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神山

    ①在今河北平泉县西南三十余里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泽州神山县: “神山在西南。” 清张穆 《蒙古游牧记》 卷2引 《元一统志》: 神山 “在惠州西南十三里。东西长十里,南北广八里”。②即翁公山。在今内蒙

  • 云安军

    北宋开宝六年(973)置,治所在云安县(今四川云阳县东云阳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云阳县地。南宋末废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)复置,属夔州路。二十年(1283)升为云阳州。北宋开宝六年(973年)置。治云

  • 起州

    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治所在巨鹿县 (今河北巨鹿县北夏旧城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巨鹿县地。武德四年 (621) 废。

  • 石窟司

    即今广东蕉岭县。明初置石窟巡司于此。崇祯六年(1633)改置镇平县。1914年改名蕉岭县。

  • 克阿永土司

    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北阿永寺。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9“塞外贡马番族”中,有“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阿永族”。清末并入安冲土司。

  • 那扶营

   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那扶镇。《清一统志·广州府》:那扶营“为肇庆府恩平县交界地方。本朝康熙元年设都司防守”。

  • 石首县

    西晋置,属南郡。治所即今湖北石首市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石首县“取县北石首山为名”。南朝宋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荆州(后改江陵府)。元属中兴路。明属荆州府。民国初属湖北荆东道。1932年直属

  • 辛集

    亦作新集。即今河北昌黎县西南四十里新集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9昌黎县图:西南有辛集。集镇名。在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东部。属程庄街道办事处。人口 6300。为原辛集镇人民政府驻地。相传北宋建村,初名青

  • 金乡卫

    明洪武二十年 (1387) 置,在今浙江苍南县东南四十六里金乡镇。清康熙九年 (1670)废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苍南县东部。属浙江都司。清康熙九年(1670年)废卫置镇。

  • 即妹。殷邑名。今河南淇县城。《诗经· 鄘风·桑中》: “爰采唐矣,沬之乡矣。” 西周初武庚及卫国相继都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