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桐庐县

桐庐县

三国吴黄武五年 (226) 分富春县置,属东安郡。治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二十五里。《元和志》卷25: “以居桐溪地,因名。” 七年 (228) 改属吴郡。隋开皇九年 (589) 省。仁寿二年 (602) 复置,属睦州,徙治今县西八里旧县乡。大业初属遂安郡。唐武德四年 (621) 为严州治。七年州废,仍属睦州。开元二十六年 (738) 徙今桐庐县治。北宋宣和三年(1121) 属严州。南宋咸淳元年 (1265) 属建德府。元属建德路。明、清属严州府。民国初属浙江金华道。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


(1)旧县名。1949年析桐城县东部置。治今安徽省枞阳县汤沟镇。属皖北行署区。以位于桐城、庐江二县间得名。1951年因与浙江省桐庐县重名,更名湖东县。(2)今县名。在浙江省西北部、富春江及支流分水江流域。属杭州市。面积1825平方千米。人口39.4万。辖13镇、12乡。县人民政府驻桐庐镇。三国吴黄武四年(225年)析富春县桐溪乡置,治今县西,属吴郡。唐《元和郡县志》:“以居桐溪地,因名。”隋开皇九年(589年)废入钱唐县。仁寿二年(602年)复置,治今县西旧县镇,属睦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于县置严州,七年州废仍属睦州。开元二十六年(738年)后县治迁至桐江口即今桐庐镇。五代桐庐县改属杭州,北宋复属睦州(后改严州),南宋属建德府,元属建德路,明清属严州府。1914年属金华道,1927年直属浙江省。1949年属建德专区,1950年属临安专区,1953年属金华专区,1954年属建德专区。1958年分水、新登二县并入,改属金华专区,1960年富阳县并入,改属杭州市。1961年划原富阳、新登地仍置富阳县(今市)。地处浙西中山丘陵区中东部。西北昱岭、天目山脉绵亘延伸,东南龙门山隆起屏列。富春江、分水江流贯腹地,沿岸多河谷平原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毛竹、茶叶及中药材山茱萸。特产鲥鱼、子陵鱼。有电力、机械、化肥、农药、水泥、电子、造纸、食品、纺织等工业。境内富春江水电站是浙江省第二大水电站。320国道穿境,富春江通水运。名胜古迹有严子陵钓台、瑶琳洞、桐君山和大奇山森林公园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鹅溪镇

    北宋置,属盐亭县。在今四川盐亭县北八十里鹅溪村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54潼川府: 鹅溪 “在盐亭县境。其地产绢。文与可诗云: ‘待将 一段鹅溪绢,扫取寒梢万尺长’。东坡诗云: ‘为爱鹅溪白茧光’”。

  • 一称梦。即云梦的简称。《左传》:定公四年(前506),吴师入郢,“楚子涉睢,济江,入于云中”指此。云南省的简称。以省境在云岭以南而得名。

  • 敖岭

    在今江西上高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6筠州高安县: 敖岭 “在县北三里,敖真人得道之所。有敖真人炼丹之迹在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4瑞州府上高县: “县北三里有敖岭,亦曰敖峰。高峻,为近郊之胜。”

  • 弗夜

    即悉补野的异译。西藏吐蕃王朝建政前的称号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松赞干布“亦号弗夜氏”。地在今西藏乃东、穷结等县境。

  • 直渠

    西汉大河 (黄河) 所经之处,在今河北清河县西。《汉书· 沟洫志》: 宣帝地节中,“光禄大夫郭昌使行河,北曲三所水流之势皆邪直贝丘县。恐水盛,堤防不能禁,乃各更穿渠,直东,经东郡界中,不令北曲。渠通利

  • 槀城县

    又作稾城县、藁城县。西汉置,属真定国。治所在今河北藁城市西南二十八里丘头镇。东汉废。北魏太和十二年 (488) 复置,属巨鹿郡。北齐改名高城县。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复名槀城县,大业二年 (606

  • 观音堂镇

    ①又名观型堂。即今上海市青浦县东北二十四里凤溪镇。清光绪《青浦县志》卷2:观音堂镇“昔有杜妪供大士像,香火渐盛,故名”。②即今河南陕县(驻三门峡市湖滨区)东六十八里观音堂镇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9:

  • 熙春山

    俗称登高山。在今福建邵武市区西北隅。《清一统志·邵武府》: 登高山 “在邵武县西。嵯峨耸峙,下瞰城郭,为邦人岁时游观之地。旧志谓之熙春山。以上有熙春台也”。俗称登高山。在福建省邵武市区西隅。有金鸡报晓

  • 胶莱新河

    亦名胶莱河、北胶河。即山东半岛西部胶莱运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6胶县: “ (元) 至元十七年,莱人姚演献议开新河,由胶西县东陈村海口,西北达胶河,出海仓口,由海道达直沽以通漕,谓之胶莱新河。”

  • 休纳县

    蒙古至元七年(1270)置,后为新兴州治。治所即今云南玉溪市。元至元中废入州。1914年改新兴县复置,属云南滇中道。治所即今云南玉溪市。1914年《地学杂志》第45期载,“查该县县治旧为休纳县城,元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