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桐乡

桐乡

①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里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 西汉元鼎六年 (前111),武帝 “将幸缑氏,至左邑桐乡,闻南越破,以为闻喜县”。

②春秋楚附庸桐国地。在今安徽桐城县北。《汉书· 朱邑传》: “少时为舒桐乡啬夫,廉平不苛。” 晋潘岳 《河阳县作》 诗: “齐都无遗声,桐乡有余谣。”


古邑名。(1)本春秋晋桐邑,秦汉称桐乡。在今山西省闻喜县东北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西汉元鼎六年(前111年),武帝“将幸缑氏,至左邑桐乡,闻南越破,以为闻喜县”。即此。(2)春秋楚附庸桐国地。汉始称桐乡,属舒县。在今安徽省桐城市北。晋潘岳《河阳县作》诗:“齐都无遗声,桐乡有余谣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土基镇

    清置,属洛川县。即今陕西洛川县东南土基镇。在陕西省洛川县南部。面积91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土基,人口2830。据传昔欲在此设县治,因土轻未选,故名土轻,后讹为今名。清雍正《陕西通志》称

  • 禹会村

    又名禹墟、禹村冈。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淮河南岸涂山下。北宋苏轼 《濠州七绝》 自注: “下有鲧庙,山前有禹会村。” 即此。

  • 倒虎山

    即玄象山。又作倒兽山。在今陕西渭南市东南,接蓝田县界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 “首山南出倒虎山。” 即此。古山名。又称倒兽山、元象山。在今陕西省渭南市东南。十六国时王嘉隐居于此。《水经注》:首水出倒虎山,

  • 恶曹

    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原阳县东。《春秋》:桓公十一年 (前701),“齐人、卫人、郑人盟于恶曹”。古邑名。春秋郑邑。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。《春秋》桓公十一年(前701年):“齐人、卫人、郑人盟于恶曹。”即此

  • 虹桥关

    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十八里。《明史· 李祯传》: “虹桥关为松城咽喉。”关因桥名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1 《边防记》: “漳腊下七里为虹桥关,系松城北隘。《志》云: 松州北二十里

  • 小广魏县

    亦名广魏县。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南六十里柳树镇。《水经·涪水》:“涪水出广魏涪县西北,南至小广魏,与梓潼水合。”郦道元注:“小广魏即广汉县也。王莽更名曰广信也。”

  • 大和关

    在今陕西凤翔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至德二载(757),肃宗自灵武至凤翔,安守忠攻武功,“游兵至大和关,去凤翔五十里”。即此。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肃宗自灵武至凤翔,安禄山部将安守忠

  • 高里集

    即今山东潍坊市西北三十六里高里镇。清乾隆 《潍县志》 有高里集。

  • 巨流河

    一名句骊河。即今辽宁西部之辽河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25:辽河“国语曰老哈,即古句骊河也。……今名巨流河”。

  • 渠江口

    一名嘉渠口。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江注入嘉陵江处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 至元九年 (1272)九月,“统军使合刺等兵掠合州及渠江口,获战船五十艘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