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柳州

柳州

唐贞观八年 (634) 改南昆州置,治所在马平县 (今广西柳州市)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柳州:“以地当柳星更名。” 天宝元年 (742) 改为龙城郡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柳州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柳州市及柳江、柳城、鹿寨等县地。南宋咸淳元年 (1265)徙治柳城县龙江 (今柳城县西南)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) 升为柳州路。唐著名文学家柳宗元曾被贬为柳州刺史,世称柳柳州。


唐贞观八年(634年)改南昆州置,治马平县(今广西柳州市)。“因柳江为名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、柳城、柳江等市县及鹿寨县西南部。天宝元年(742年)改龙城郡,乾元元年(758年)复改柳州。北宋属广南西路。南宋咸淳元年(1265年)迁治柳城县龙江(今广西柳城县旧柳城西、龙江北岸)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年)升柳州路。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的柳宗元曾被贬官至此,任柳州刺史,故世称“柳柳州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呼奴山

    又名狐奴山。在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北二十五里。《元一统志》: “呼奴山在顺州。” 顾炎武 《昌平山水记》 卷下: “狐奴山其北麓鸟道而上里许,渐宽渐平,有寺,寺后有小石城,山下有龙潭,今涸。山西南百步有汉

  • 斜堆

    即今吉林蛟河市与新站、退博之间的三角地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“欢都大破乌春等于斜堆,故石、拔石皆就擒。世祖自将与欢都合兵岭东,诸军皆至。”

  • 曹公城

    ①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9徐州彭城县: “曹公故城,在县东南六十五里,在吕梁东岸。或言曹公筑此,以守吕布。西岸有城临水,是布之所固也,号曰吕布固。”②在今山东莒南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24莒

  • 上雒侯国

    东汉改上雒县置,属京兆尹。治所即今陕西商州市。三国魏改为上洛县。东汉改上雒县置,治今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。属京兆尹。三国魏改上洛县。

  • 汲郡

    西晋泰始二年(266)置,属司州。治所在汲县(今河南卫辉市西南二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新乡、卫辉、辉县、林州、淇县等市县地。西晋末废。北魏太和十二年(488)复置,属相州。治所在枋头(今浚县西南淇门渡

  • 通庆城

    北宋置,属鄜延路。在今陕西吴旗县西北。

  • 开平卫

    明洪武二年(1369),属北平都司。治所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。辖境相当今内蒙古正蓝旗及多伦县附近一带。宣德五年(1430)移治独石堡(今河北赤城县北独石口),属万全都司。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

  • 实大关

    明洪武初置,属茂州。在今四川茂县西北八十里石大关乡。

  • 新和驿

    即今广东廉江市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石城县: 新和驿 “在县治西”。元天历元年 (1328) 移石城县治此。

  • 兴仁镇

    ①即今黑龙江省明水县东兴仁镇。旧属拜泉县。民国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:明水县有兴仁镇。②在今江西于都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二》:兴仁巡司“在雩都县东北一百里。旧名平头寨,路通闽广,当五洞七径之冲。宋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