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柏谷坞

柏谷坞

一名百谷坞。在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四十里。《宋书· 王镇恶传》: 东晋义熙十二年 (416),晋兵伐秦,“破虎牢及柏谷坞”。同书 《王康传》: “司马楚之屯柏谷坞。” 即此。


柏,又作百。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南。《水经注·洛水》:“洛水又东径百谷坞北。戴延之《西征纪》曰:坞在川南,因原为坞,高十余丈。”《晋书·姚泓载记》:义熙十二年(416年),刘裕伐后秦,后秦将姚洸遣部将赵玄“率精兵千余守柏谷坞”,即此。因筑垒相连如锁,又名钩锁垒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原庄堡

    在今河北巨鹿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5巨鹿县: 原庄堡在 “县西南十五里。往来所经,商旅辐集。旧有小城,可以守御”。

  • 义敦县

    1913年改三坝厅置,属边东道。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东南波密后山刀许柯。次年属川边特别区。1918年废入理化县。1937年复置,治大朔塘,在今理塘县西南格则乡西、扎萨通北。1939年属西康省。1950年

  • 渔渡镇

    在陕西省镇巴县南部。面积93平方千米。人口9500。镇人民政府驻王家坝,人口2210。镇区旧名古鱼肚,后因渔民设渡口,更名渔渡坝。三国蜀章武元年(221年)为南乡县地;明驻通判,清设游击署。1911年

  • 都利山

    亦名都荔山。在今广西阳朔县西南隅。明曹学佺 《广西名胜志》 卷1阳朔县: “县理设在都利山下。《注水经》 云: 漓水又南径都利山是也。以出香草,故名。”

  • 齐门

    又名望齐门。即今江苏苏州市旧城东北门。《吴越春秋》卷4:阖闾“复谋伐齐,齐子使女为质于吴,吴王因为太子波聘齐女,女少思齐, 日夜号泣,因乃为病。阖闾乃起北门,名曰望齐门。令女往游其上”。俗称齐门。

  • 石梁涧

    即石梁河。今安徽天长市北白塔河。古水名。又名石梁溪、石梁河。即今安徽省天长市境内白塔河。《南齐书·高帝纪》:南朝宋泰始中,萧道成破薛安都兵,“进屯石梁涧北”,即此。参见“白塔河(2)(1)”。

  • 百堠隘

    即今广东大埔县东南百侯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 白堠巡司“在大埔县东南六十里白堠隘。原名大产,明嘉靖中置于县南大产村,后迁黄沙,而司名未改。本朝嘉庆二十四年移此,改今名”。

  • 贞阳县

    南朝宋泰始三年(467)改浈阳县置,属始兴郡。治所在今广东英德市东翁水北。南齐复改浈阳县。隋开皇十年(590)又改为贞阳县,属广州。十六年(596)废入曲江县。唐初复置,移治今英德市。贞观元年(627

  • 荥泽

    一作荧泽。又名荥波。在今河南郑州市西北古荥镇北。春秋战国时尚与济水、黄河相通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荥波既猪。” 又 “道沇水,东流为济,入于河,溢为荥”。《水经·济水注》: “济水又东径荥泽北,故荥水

  • 几江

    今四川江津市北长江之别称。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一》:江水“至江津县北,还绕县治,状如几字,亦名几水”。区片名。在重庆江津市北部。市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9.2万。为原几江镇人民政府驻地。自北宋乾德五年(9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