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枚回 (迴) 山

枚回 (迴) 山

在今山西灵丘县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14灵丘县: “兹水出县西枚回山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柏子山

    一名柏子塔山、九龙山。在今湖北麻城市东北三十里。明曹学佺 《名胜志》: 麻城县东北有柏子山,“ 《春秋》 吴、楚陈于柏举,盖合此山及举水而名”。

  • 冠山

    ①在今山西平定县西南冠庄脑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0平定州: 冠山在 “州西南八里。以高冠群山而名”。②在今山东莱芜市西南五十里。脉起泰山,突峙于此。《汉书· 五行志》: 元凤三年 (前78),“泰山

  • 赤谷口

    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南七里。《宋史·宁宗纪》:南宋嘉定十一年(1218)三月,“利州统制王逸等率忠义人复皂郊……忠义人十万余出攻秦州,官军继进,至赤谷口,王逸传(刘)昌祖之命退师,且放散忠义人,军大溃”。

  • 金华山

    ①即长山。在今浙江金华市北。《元和志》卷26婺州金华县: 金华山 “在县北二十里。赤松子得道处,出龙须草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3金华县: 金华山 “山中诸溪汇流其下,两岩对峙,高数百仞,登其上则城郭聚

  • 新安江

    ①又名歙港、徽港。指今钱塘江干流自安徽歙县浦口至浙江建德市梅城镇一段。以古郡为名。南朝宋沈约有 《新安江水至清浅深见底贻京邑游好》诗。《元和志》 卷25睦州清溪县: 新安江“自歙州黟县界流入县,东流入

  • 武父

    春秋时郑地。在今山东东明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 桓公十二年 (前700),“公会郑伯,盟于武父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郑邑。在今山东省东明县西南。《春秋》桓公十二年(前700年):“公会郑伯,盟于武父。”即

  • 三浰水

    即今广东和平县西北之和平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连平州和平县:“西北有浰头山,三浰水出焉,亦名和平水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03惠州府和平县:三浰水“在县北三十里。其源一出龙南县之牛冈,一出九连山,水流屈曲,

  • 啰庞岭

    在今宁夏灵武县西。《金史·西夏传》:夏相任得敬胁其主仁孝欲分夏国,大定十年 (1170)“乃分西南路及灵州啰庞岭地与得敬”。即此。

  • 岭喀尔宗

    即乌雨克灵喀。治所即今西藏南木林县东南邬郁。

  • 白塔山

    ①即今浙江海盐县东南海中之白塔岛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海盐县“秦驻山”条:白塔山“在县东南二十里海中,山有白塔”。故名。昔海舟多泊于此。②在今福建建阳市西北,跨福建武夷山、邵武、建阳及江西铅山四县市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