松江省
1945年9月置,省会在牡丹江市 (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)。为东北九省之一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阿城、宾县、方正以东以南,穆陵、东宁以西地及吉林长白山以东延边地区。1949年4月移省会于哈尔滨市。1954年撤销,地归黑龙江省。
旧省名。1945年置。省会牡丹江市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部。1949年合江省撤销并入。省会改哈尔滨市。1954年撤销,划归吉林、黑龙江二省。
1945年9月置,省会在牡丹江市 (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)。为东北九省之一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阿城、宾县、方正以东以南,穆陵、东宁以西地及吉林长白山以东延边地区。1949年4月移省会于哈尔滨市。1954年撤销,地归黑龙江省。
旧省名。1945年置。省会牡丹江市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东南部和吉林省东部。1949年合江省撤销并入。省会改哈尔滨市。1954年撤销,划归吉林、黑龙江二省。
即含洸。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光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2英德县 “洭浦关”条内: “县西有浛洸巡司,即旧含光县也。扼五山径、大小枫林之冲,皆为要害。”
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南。清设把总驻防。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南泗安镇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:四安溪“源出四安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1长兴县:四安山在“县西南八十里。四面平广”。故名。
唐武德四年(621)于广州(今广东广州市)置总管府,七年(624)改为都督府,贞观时辖境相当今广东郁南、罗定等市县以东,怀集、乐昌、南雄等县以南和广西岑溪县地。后桂、容、邕、安南(交州)四府皆隶广府都
①在今安徽南陵县西,东接大工山主峰。《清一统志·宁国府一》: 朗陵山 “在南陵县西三十里。《名胜志》: 工山南有朗陵,以晋朗陵侯何琦隐其上,故名”。②在今河南确山县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朗陵县注引应劭
①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四十里白羊城。为京北重要山口之一。《元一统志》:“《图册》云,白羊口在昌平县西北三十里。”并于此置白羊千户所。明景泰元年(1450)于山口建城。《明史·武宗纪》:正德十一年(151
即慧山泉。在今江苏无锡市西惠山白石坞下。即天下第二泉。又称惠山泉。在今江苏省无锡市西惠山白石坞下。明李东阳有《寄题二泉亭为邵泉斋作》诗。
明置,在今贵州岑巩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2思州府: “盘山关在府城北。《志》 云,关倚城临水,一径盘回。”
在今西藏定日县 (协嘎尔) 西一百四十里。为藏南重地。清代称定日汛,有重兵驻防。松筠 《西招纪行诗》 注: “定日汛岔路有三: 一西北行四日至宗喀,自宗喀西南行三日,可抵洛咙边隘; 一西行二日即抵聂拉
亦名土京水、西阳水。在今山西孝义市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》:吐京水“在孝义县西南十五里。源出吐京谷,东流入胜水”。